• 59阅读
  • 0回复

利用“工业垃圾”办小化工厂 广州市第六十一中学,以废渣、废液为原料,办起了一个年产十万公斤硫酸铝的小化工厂,为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造了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13
第4版()
专栏:

利用“工业垃圾”办小化工厂
广州市第六十一中学,以废渣、废液为原料,办起了一个年产十万公斤硫酸铝的小化工厂,为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造了条件
据新华社广州十二日电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广州市第六十一中学的革命师生,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废渣、废液为原料,办起了一个年产十万公斤硫酸铝的小化工厂,为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
去年十一月,六十一中学在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中,革命师生为了彻底改变学校过去“三脱离”的状态,并且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出发,根据城市有许多废渣、废液可以利用的条件,提出了要利用“工业垃圾”创办化工厂的建议。学校党支部认为这个建议好,不仅能为国家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办工厂,可以使师生走出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于是立即带领革命师生投入了筹办化工厂的战斗。
六十一中的红卫兵小将跑遍二十多个工厂,找到了炼铝的废炉渣和农药厂的废硫酸,开始了用废渣、废液提炼硫酸铝的试验。当时,这些中学生不懂技术,连炉渣成分也分不清楚。他们就虚心向工人学习,攻克难关。师生们坚定地说:“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天大的困难也要干。”他们废寝忘食,日夜苦战,反复试验了一百多次,终于用土办法试制出硫酸铝。闯出路子以后,为了把厂办起来,学生们因陋就简,把一个荒废的猪舍改建成厂房。基建组的同学用沙石碎砖建造沉淀池和澄清池,木工组同学从家里拿来工具,利用废旧木料,制成土鼓风机等设备。废炉渣没有机器粉碎,同学们就抡起大锤,一锤一锤把炉渣砸碎。许多同学的虎口震裂了,仍然坚持干。他们豪迈地说:抡大锤虽然又苦又累,但可以锤炼出青年人的革命精神。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力求节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的教导,革命师生处处精打细算,勤俭办厂。浓缩硫酸铝溶液缺少燃料,他们坚持不向国家要煤,从造纸厂找到从烟囱里回收的废煤粉作燃料,解决了燃料问题。硫酸铝制成以后,包装用的草袋要七角钱一个。他们不花钱买,成立了一个编织小组,用塘草编成草袋,结果每个成本只花九分钱。
这个学校通过艰苦办厂,参加生产劳动,不仅促进了师生的思想革命化,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从课堂中解放了出来,教师有了再学习的好机会,学生也结合实践学到了比较完整的知识。过去上化学课“溶液”这一单元,要用八个课时,从概念到概念,还讲不清楚。现在到工厂边做边学,只用一个小时,就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们高兴地说:“课堂里学化学,越学越糊涂,边学边忘;工厂里学化学,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用得上。”通过工厂现场教学,大大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许多学生不仅成了工厂的生产能手,还成了教学上教师的很好助手,充分调动了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教学生动活泼。
这个学校在校办工厂里结合生产进行科学实验,也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在生产硫酸铝中,从测定炉渣成分和反应规律,研究加速沉淀的方法,掌握结晶的浓度和温度,到“土”设备的革新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活动。师生们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成功和失败的试验中,既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理论分析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他们还以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以毛泽东思想为统帅,编写出化学课的教学大纲,受到师生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