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北京市中小学掀起办工厂热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15
第1版()
专栏: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北京市中小学掀起办工厂热潮
本报讯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北京市中、小学从今年四月开始,掀起了学校办工厂的热潮。截至七月中旬,全市已有一百六十多所中学、九十多所小学办起了工厂。校办工厂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五金、纺织、电子、光学仪器、印刷、木工等,以及服务性的加工工厂和手工作坊。
中、小学办工厂,首先碰到了无资金、少技术、缺设备的困难。由于驻校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同志和广大革命师生,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方针,许多校办工厂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北京一中修旧利废,只用了四十多元,就办起了一个电子工厂;四十三中自制土设备,办起了从废液中回收黄金、丙酮、盐酸和酒精等产品的化工工厂。城子中学、北辛安中学革命师生群策群力,就地取材,做到“不花一分钱”盖起了厂房。许多小学也本着“不花钱也办事”的革命精神办起了工厂或作坊。
北京市中、小学在办厂过程中,有力地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一步落实了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和《五·七指示》。许多学校经过革命大批判,明确了校办工厂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两条路线的斗争,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放在第一位;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在工种的选择,以及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的安排上,充分地照顾到中、小学生的特点。
不少学校的革命师生,在办厂中热情很高,敢想敢干,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三结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北京二十三中和新北京中学联合办的“五·七”工厂,由工人师傅指导,进行生产和学习,培养了劳动观点,更加热爱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工人、教师、学生三结合备课,三结合讲课,已初步编出《勾股定理》、《电学》、《摩擦》等十几种教材。三十五中革命师生动脑动手,改进工艺,苦干、穷干、巧干,使生产条件很差的校办工厂生产出大批高质量产品。这个学校生产闪光继电器,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供应点之一。幸福村第一小学结合教学活动,生产出红外线灯头。年轻教师和中、小学生,用简单工具做复杂劳动,用土设备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引起了社会上的重视,许多科学技术人员纷纷到校办工厂参观、学习。
学校办工厂也促进了教师的思想革命化,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一专多能”,成为多面手。
北京市一些工厂的大力支持,是北京市中、小学办工厂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少工厂的负责同志亲自到学校,首先送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同时,也为学校办厂培养骨干力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一些学校还得到学生家长和革命居民的热情支持,有的到学校作技术辅导。
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校办工厂的领导,北京市、区两级领导部门,建立了校办工厂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使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发展和巩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