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精神改变落后面貌 涝洲公社经过四年艰苦奋斗,建立能灌能排的水利系统,把盐碱地变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实现《纲要》指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18
第3版()
专栏:

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精神改变落后面貌
涝洲公社经过四年艰苦奋斗,建立能灌能排的水利系统,把盐碱地变成稳产高产田,粮食亩产实现《纲要》指标
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肇东县涝洲公社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指示,发扬自力更生革命精神,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根治了旱、涝、盐碱三害,建立了一个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系统,把一块块盐碱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良田,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一九六九年,这个公社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四百多斤,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这一年,全公社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七百零八万斤,平均每个劳动力向国家交售粮食二千七百多斤,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涝洲公社位于松花江畔,地势高低不平,沙土岗,涝洼塘,天干易旱,下雨易涝,土地都是盐碱地。过去粮食产量一直较低,一些生产队的口粮还靠国家供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深入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三自一包”、
“工分挂帅”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大大提高,决心向大寨贫下中农学习,彻底改变涝洲的落后面貌。
在改变涝洲落后面貌的战斗中,这里的革命群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许多共产党员,做到毛主席著作学在前,阶级斗争抓在前,艰苦的工作干在前,发挥了模范作用和先锋作用。新兴大队第三生产队在修水渠中,碰到了一个黄土岗,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这时,有些人产生了畏难情绪。共产党员杨国志、侯志国,立刻带头组织社员们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大讲大寨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英雄事迹。大家说:老愚公能搬走两座大山,大寨贫下中农能把七沟八梁一面坡改成梯田,我们碰上了这么大一个黄土岗,难道就不能劈开它,把水引过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社员们艰苦奋斗,终于劈开黄土岗,修通引水渠,把过去遇旱绝产的三百亩土地变成稳产高产田。
涝洲公社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深入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破除了过去广种薄收的耕作方法和因循守旧的习惯势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种田的先进经验。过去,这个公社种包米都是一埯单株,近几年来,他们试验成功并推广了一埯双株、一埯三株、双埯双株的种法,每亩植株数增加将近一倍,产量大大增加。
目前,这个公社的革命群众和干部,正在进一步总结经验,认真寻找差距,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决心夺取农业生产的新丰收,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