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斗争中成长——记江苏海安县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0
第4版()
专栏:

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斗争中成长
——记江苏海安县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黄海前哨,飘扬着民兵工作“三落实”的一面红旗——南京部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江苏省海安县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正确的政治的和军事的路线,不是自然地平安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是从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走过的光辉历程,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广大民兵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英勇地捍卫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谱写了一曲“大办民兵师”的凯歌。

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光辉照耀下,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迈着大步向前进。广大贫下中农对这支民兵武装的成长,十分高兴和自豪。一小撮阶级敌人却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利令智昏的阶级敌人从幕后跳到幕前,大肆散布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同伙彭德怀、罗瑞卿鼓吹的“民兵制度过时论”,诋毁大办民兵的伟大意义,扬言要把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这面红旗连根拔掉。久经锻炼的角斜民兵,和阶级敌人展开了一场“拔旗”和“保旗”的斗争。他们说:“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是革命人民的命根子。我们一定要誓死保卫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
公社党委书记、“红旗民兵团”政委蔡元祥,在那些紧张战斗的日子里,那里斗争最激烈,他就到那里宣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宣传大办民兵的伟大意义。正当墩里大队的阶级敌人散布“民兵过时”的谬论,叫嚣什么“民兵干部一律靠边站”的时候,蔡元祥来到了墩里大队第二民兵排。他和民兵们一起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更加认清了大办民兵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大家坚定地说:“革命没有完,枪杆子不能丢!帝、修、反未完蛋,民兵一定要大办!”墩里大队民兵在广大贫下中农支持下,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把那些正在做着“拔旗夺枪”美梦的一小撮阶级敌人,统统揪了出来。
阶级敌人妄图拔掉“红旗民兵团”这面红旗,结果暴露了他们自己,锻炼了角斜民兵。“红旗民兵团”广大民兵在这场斗争中,对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理解得更深刻了,他们千言万语并成一句话:毛主席的“大办民兵师”的伟大红旗我们举定了!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少站一班岗,少擦一次枪。他们在斗争中把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举得更高。

一九六六年三月,南京部队命名角斜公社民兵团为“红旗民兵团”。不久,部队派来了工作组,帮助“红旗民兵团”深入贯彻执行林副主席关于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更大规模地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加速民兵的革命化建设。就在这个时候,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江苏的代理人也派人匆匆忙忙来到角斜。他们大肆推行“生产第一”的修正主义黑货,威胁民兵说:“民兵工作好不好,就看民兵在生产中的作用大不大。”民兵们发现他们和部队工作组走的不是一条道,对他们的那一套进行了坚决抵制。大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妄图削弱民兵的战斗作用,这是办不到的!民兵工作好不好,不但要看在生产斗争中的作用大不大,更重要的要看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大不大!”这些人见势不妙,连忙卷起铺盖溜走了。
“不破不立。”角斜公社“红旗民兵团”广大民兵从斗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不断肃清“刘毒”,才能把阶级觉悟提得高高的,把头脑里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为保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充分发挥民兵应有的作用。因此,他们更加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导,经常开展革命大批判。角西大队民兵排长缪三勇,一度认为办民兵就是防止地、富、反、坏、右分子捣乱。他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的有关指示,对民兵的职能有了全面的认识:民兵不但要严防国内阶级敌人的破坏和捣乱,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出力,而且要眼观国际阶级斗争的风云,随时准备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

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江苏的代理人对这支三大革命的骨干力量,极端仇视,拚命散布“民兵无用论”。然而,角斜民兵不仅在阶级斗争中是冲锋陷阵的骨干,而且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斗争中也是勇往直前的闯将。他们以实际行动彻底戳穿了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的无耻谰言。
角斜是粮棉并举的地区,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他们决定扩种水稻。要扩种水稻,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怎样尽快地改变“一阵大雨水汪汪,三天无雨冒盐霜”的状况。在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中,角斜民兵靠毛泽东思想,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用一副肩膀两只手,带头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红胜大队就是一个缩影。这个大队位于公社西北角,地势最高,盐碱最重,“烧饼塘,膀子沟,天旱无水浇,下雨无处流”。一个资产阶级“水稻专家”,曾宣判这里为“水稻禁区”。
红胜大队民兵不信这种邪,他们豪迈地说:毛泽东思想来挂帅,千难万难脚下踩;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定叫碱窝换新装。三百多名民兵浩浩荡荡地开赴水利工地,向“水稻禁区”进军。水利工程进行了一大半,正好到了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劳力发生了矛盾。于是,一百六十名基干民兵组成了突击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终于挖通了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经过两年多来的连续奋战,他们共完成了二十一万方土的巨大工程任务,实现了排灌渠网化,盐碱地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夺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