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赛什克商店长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4
第2版()
专栏:

  赛什克商店长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
据新华社西宁电 青海省乌兰县赛什克商店的工作人员,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伟大方针,认真活学活用“老三篇”,长期坚持在草原上进行流动贸易,全心全意地为农牧民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情表扬。
赛什克商店共有七位工作人员,担负着赛什克公社蒙古、汉、回等民族社员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和农牧副产品的收购工作。赛什克公社以牧为主,农牧结合。这里有逐水草放牧的三百多个蒙古包,分散在方圆四千多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上。群众来商店买卖东西,往返一趟一般需要六七天,很不方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实行了送货到蒙古包的制度,长期坚持在辽阔的草原上进行流动贸易。全心全意地为农牧民服务。他们不怕严寒的风雪,不怕迷茫的风沙,经常及时地把生产和生活资料送到生产队和农牧民的手中。
这个商店为了更有效地支援农牧业生产和方便农牧民生活,在进行流动贸易的同时,还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和缺货登记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研究,他们逐渐掌握了牧区对生产和生活资料需求的规律性。春天,水草少,牲畜疾病较多,需要供应茯茶、姜皮、红糖、仁丹、大蒜、花椒等;到了秋天,剪毛配种季节,又需要供应剪毛工具等;冬天,产羔育幼时,需要奶粉、手电筒、电池等。在这几个季节里,牧民生产很忙,无暇来店买东西。商店工作人员便针对牧区的需求情况,带着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到牧区进行流动贸易,送货到蒙古包。
这个商店坚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方便群众生活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一九六八年冬天,卜浪沟遭到历年来罕见的大风,造成草干受灾,羊羔得了痢疾,母羊缺奶,急需茯茶、奶粉。商店得知后,立即给这个地区供应了大批茯茶、奶粉和其他物资,减少了牲畜的损失。一九六六年春天,乌图地区发生了旱灾,牧民要修渠抗旱,但缺乏铁锨、十字镐、锹把等工具,当时,这个商店的工作人员正流动贸易到那里,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将这些急需的工具送到工地,有力地支援了牧民的抗旱斗争。
这个商店在进行流动贸易的时候,还大力开展收购工作。赛什克地区大,农畜副产品和中药材等资源相当丰富。以前,很少有人到这边远的地区来收购,杂毛、碎皮、药材等物资废弃于地,浪费很大。现在,商店流动贸易人员及时进行收购,变无用为有用。很多群众在交售了碎皮、杂毛、杂骨之后,又马上买回了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他们在进行流动贸易时,还热情帮助农牧民发展多种经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