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江西省自力更生发展轻工业 新建中小型轻工业企业一千多个,增加二百多种轻工产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4
第4版()
专栏:

江西省自力更生发展轻工业
  新建中小型轻工业企业一千多个,增加二百多种轻工产品
据新华社南昌二十三日电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江西省各级革委会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地方轻工业,迅速改变了全省轻工业生产的面貌。目前,全省已新建起中小型轻工业企业一千多个,增加了自行车、缝纫机、日光灯、合成洗涤剂、化学纤维、尼龙和手表等二百多种轻工产品。
地方轻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当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仅丰富了城乡市场,还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扩大了资金积累。
江西省山区盛产竹木,农村经济作物资源也很丰富,有着发展轻工业生产的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过去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全省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轻工产品要靠外地供应。江西省各级革委会成立以后,带领广大群众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不断肃清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余毒,在大力发展农业和重工业的同时,掀起了一个大家动手,自力更生办轻工业的热潮。
江西省在发展地方轻工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三条多快好省的措施。
一是大力兴办县、社、街道工业,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采取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充分挖掘地方的潜力,做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二是坚持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由小到大,由土到洋。为了改变制革生产不能适应需要的状况,有关部门总结推广了玉山县一个小厂采用土法制造皮革的经验,全省很快办起了三十多个土制革厂,使制革产量比去年同期猛增了三倍。
三是厂中办厂,一厂变多厂。去年以来,江西各地把一些主要的轻工业厂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采取老厂带新厂的办法,增加了四十多个轻工业厂,增加很多新品种,产量也比分厂前大大提高。宜春镇采取厂中办厂、一厂变多厂的办法,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就由过去十六个手工业厂、社,迅速发展到八十八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