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身背药箱为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5
第4版()
专栏:

  身背药箱为革命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果遂公社加书大队成立了卫生室,贫下中农的儿子樊奇凤当上了“赤脚医生”。
樊奇凤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他胸怀朝阳干革命,身背药箱为人民,年年月月,风里来,雨里去,辗转在方圆数十里的山区,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上门。遇到重病号,他就接到家里医治,而自己睡在地板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鼓舞自己的斗志。
为了学习医疗技术和学会采集中草药,他不辞劳苦,跑遍了果遂、思练、城关三个公社,访问了八个有名的民间草医,行程四千多里,收集民间单方、验方、秘方一千一百多个,学会采集使用中草药一千八百七十多种。在采集中草药的过程中,为了辨别药物的毒性和效果,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他总是自己先亲口尝一尝。
今年四月,古抗大队贫农社员陆瑞寒的老母亲被火烧伤,由于伤口没有及时治疗,受到细菌感染,肌肉腐烂一寸多深,流脓生蛆,身上发高烧,生命垂危。樊奇凤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教导,决心要把这位老妈妈的病治好。当他靠近病人时,一股臭气使他几乎呕吐。他正想从衣袋里拿出口罩,但是立刻想到:她是我们贫农的老妈妈,她的病就是我的病,她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使他放下了口罩,立刻动手给老妈妈处理被细菌感染生蛆的伤口。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他要求自己务必做到“认真”二字。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心处理,他把病人的伤口洗得干干净净,撒上了自制的“消炎粉”。一个多月以后,这位贫农老妈妈的伤口完全愈合了。她激动地说:“奇凤这孩子,真不愧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赤脚医生’。”群众纷纷称赞说:“樊奇凤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