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立下愚公移山志 石头缝里创高产——记石寨大队发扬大寨精神夺得粮食稳产高产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6
第1版()
专栏:

  立下愚公移山志 石头缝里创高产
  ——记石寨大队发扬大寨精神夺得粮食稳产高产的事迹
位于福建省南部山区的平和县大溪公社石寨大队,是一个在石头缝里夺得粮食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的生产大队,全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九百四十斤。
这个大队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峰上,到处悬崖峭壁,怪石林立,所以被称为“石寨”。全大队的五百四十一亩耕地,分成一万两千多块,散落在七十五条山谷中,其中不少都是“斗笠大的田”,最小的田块只能插上六穴稻苗。这里气候也十分恶劣,常年云雾弥漫,经常受到洪、旱、风、寒的袭击。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石寨的贫下中农由于学习了大寨经验,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山引水,换土改田,硬是在石头山上创造出稳产、高产的奇迹。
这个大队在一九六四年以前,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穷困面貌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到一九六三年还是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穷队。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象光芒万丈的灯塔,照亮了石寨贫下中农前进的方向。党员和干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指示,学习《愚公移山》,学习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毛主席的教导使大家树立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看到了石寨的光明前途,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广大党员和干部发出豪迈誓言:我们石寨人穷志不穷,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走大寨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双手赶走贫困,把穷石寨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大队党员和干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毛泽东思想,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使石寨迅速出现了向大寨学习的热气腾腾的新局面。
石寨要稳产、高产,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可是,治水需要的资金、设备、技术,他们都没有。怎么办?广大贫下中农说:“我们只有向国家作出贡献的义务,没有向国家伸手的权利!”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要国家一分钱、一斤粮,开出了大小水渠一百五十条,兴建了蓄水山塘十五口,挖排洪沟三十余里。
石寨的五百多亩田地,百分之八九十是冷酸田,必须改良土壤。几年来,他们在寒冬腊月,不顾冷风刺骨,冰霜冻脚,男女老少齐上阵,把一担担山土挑进田里。大岽生产队的社员们翻过三道岭挑土改良土壤。老贫农吴原土,脚患“干裂”病,冬天经常出血,可是他同其他社员一样,穿着一双草鞋日夜战斗。人们劝他休息,他说:“为社会主义改土夺粮,我怎能休息。”他们奋战的结果,给每亩地添了一千多担沃土,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九百四十斤,彻底改变了过去“吃粮靠国家,用钱靠贷款”的落后面貌。新华社通讯员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