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密县苟堂公社群策群力办煤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8-26
第3版()
专栏:

  密县苟堂公社群策群力办煤窑
据新华社郑州电 河南省密县苟堂公社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土法上马,大搞群众运动,在短短六个月里建成一座年产五万吨煤的小煤窑,既采煤,又炼焦,有力地支援和促进了公社农业生产和社办工业的发展。
位于偏僻山区的苟堂公社,交通不便,社员居住分散。过去仅为解决社员生活用煤,每天就要用几百个劳力,到五十里外的煤矿去拉煤。社办的机械厂、砖瓦厂、石灰厂等也常常因为煤的供应不及时,不能保证正常地生产。
一九六八年春天公社革委会成立后,贫下中农纷纷提出办小煤窑的建议。公社革委会经过讨论研究,决定支持群众的倡议,并提出一个方案,交群众讨论。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一个群众办煤窑的活动就展开了。
在建窑过程中,全社除组成了有铁、木、石、泥等匠和下过窑的老工人参加的开窑专业队伍以外,还发动群众人人献策,个个献计,自力更生地解决了许多困难。
由于广大群众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座小煤窑投资少,见效快,贡献大,自一九六八年六月开始施工,到十二月底就投入生产。煤炭日产量由二十吨迅速提高到一百三十六吨。一年多来,除供给社员生活用煤外,已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四万吨煤炭。与此同时,公社还建立起两座土法炼焦炉。炼出焦炭三百多吨,支援了开封地区的钢铁生产和本公社的机械厂。
开办小煤窑,还增加了公共积累。一年多来,苟堂公社用小煤窑积累的资金,在山谷中兴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四座电灌站,开挖了长达一万五千米的水渠,使两千多亩农田得到了灌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