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学大寨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藤县大益大队粮食亩产跨《纲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9-04
第1版()
专栏:

学大寨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藤县大益大队粮食亩产跨《纲要》
据新华社南宁三日电 广西藤县丛山峻岭中的岭景公社大益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大寨贫下中农为榜样,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用三年多时间,把全大队的瘠薄山地,建设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一九六九年,在连续八十多天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大队粮食平均每亩产量仍然达到八百二十斤,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这一年,全大队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二十五万斤,集体储备粮十多万斤,彻底改变了吃粮靠国家的局面,成为梧州地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大益大队在历史上是个“三日无雨,遍地冒烟;一场大雨,又涝又淹”的水旱灾害频繁的地方。一九五八年,这里的人民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依靠集体的力量,曾经修建一座容量达百万立方米的大益水库。但是后来,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刮起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黑风中,这个工程被迫半途而废,全大队一千四百多亩农田仍然缺水灌溉,粮食产量仍然很低,每年要国家供应粮食二十万斤左右。
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给大益大队的革命群众指明了改变落后面貌的方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里的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一步树立了自力更生改变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他们顶烈日,冒严寒,在十六座山头,二十条山冲,三条深峪中,开山劈岭,修渠凿洞,兴建了各种排涝灌溉工程。架渡槽砌槽墩需要大量的砂子,党支部书记就带领大家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去捞河砂,整整挑了五十天,共挑了三十多万斤河砂。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大益大队社员用自己的双手修成总长一百二十多里的环山水渠和大小渠道,开凿三个隧洞,架设了“人工天河”,还造出大寨式的梯田梯地一千三百多亩,使全大队百分之九十八的农田实现了早涝保收。今年这个大队的早稻虽然连续遭到低温、阴雨和山洪袭击,仍然获得大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