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在“世界屋脊”开花结果 西藏地方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全区出现煤炭、水力发电、机器制造、化工、建筑材料等几十种地方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9-20
第4版()
专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在“世界屋脊”开花结果
  西藏地方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全区出现煤炭、水力发电、机器制造、化工、建筑材料等几十种地方工业
据新华社拉萨十八日电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方针,正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生根、开花、结果。广大藏、汉族工人用毛主席的伟大思想武装头脑,树雄心,立壮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发展地方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在,在西藏高原上,一批批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蓬勃兴起,茁壮成长。从喜马拉雅山麓到藏北草原,从金沙江畔到阿里高原,出现了煤炭、水力发电、机器制造、化工、建筑材料、森林工业以及造纸、纺织、皮革、火柴、肥皂等几十种地方工业。全自治区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县有了中小型水电站。农业机械修造工业遍布拉萨、日喀则、那曲、山南、昌都等地区。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今年以来各族人民大搞技术革新,土法上马,又兴建了一批厂矿,生产了上百种新产品。面对地方工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各族人民齐声欢呼:“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西藏地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西藏的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竭力反对百万翻身农牧民走毛主席指引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地方工业的光明大道。由于刘少奇一伙的破坏和阻挠,西藏各族人民用双手建设起来的一批厂矿大都被砍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浩荡东风吹遍万里高原,各族人民狠批刘少奇一伙贩卖的“高原特殊”、“群众落后”、“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不信神,不信鬼,不靠天,不靠地,靠着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办工业,从而使西藏的地方工业迅速得到了蓬勃发展。
西藏造纸厂的建设,就是两条路线激烈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厂过去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花了二百多万元投资,从内地买回一整套造纸设备,准备生产高级纸,结果因为动力、水源等问题解决不了,“洋办法上不去,土办法不愿搞”,坐等了三年多,连半张纸都没有拿出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调动了西藏第一代造纸工人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狠批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坚持土法上马。各族革命工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以小攻大,以木材代钢材,以木料代钢筋水泥,土洋结合,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了一整套土法造纸设备。经过八次试验和四十六天的昼夜奋战,终于用土设备在西藏高原造出了纸张。
土法上马,因陋就简,艰苦创业,这是西藏地方工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各族革命人民深深体会到,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前哨的西藏,过去深受封建农奴主最残酷、最黑暗的统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更需要坚持走土法上马、土洋并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他们争当动手派,不做伸手派,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加速了地方工业的发展。拉萨水电机械厂本来是一个只能搞些修修补补的铁木工厂。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全厂几十名藏、汉族工人,怀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大搞技术革新,自制土设备,苦战二十天,试制成功了适合高原地区农村、牧区使用的发电机、电动机,有力地支援了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西藏高原气候多变,山高缺氧。各族工人在大办地方工业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吃大苦,耐大劳,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谱写了一页页改地换天的光辉篇章。东风矿位于拔海四千八百米的草原,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这个矿的三百多名藏、汉族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的教导,坚持在这人烟稀少、环境艰苦的地方安家创业。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冬季节里,没有宿舍,工人们就睡在帐篷里;没有水,就背来雪块冰块,化成水做饭;没有柴禾,就到十几里外的牧场拣牛粪当柴烧。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广大藏、汉族矿工就这样头顶青天,脚踏草原,战风雪,斗严寒,边建矿,边生产。现在,这个矿已经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