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改天换地 复兴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粮食亩产超《纲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9-24
第2版()
专栏:

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改天换地
复兴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粮食亩产超《纲要》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黑龙江省海林县二道河子公社复兴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以大寨为榜样,战天斗地,艰苦奋战六年,人换思想地换貌,夺得农业大丰收。六年来,粮食平均亩产四百二十斤,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向国家交售粮食八十四万斤,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大队位于祖国东北巍峨的威虎山下,四围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无霜期只有一百一十天左右。全队一千五百三十亩耕地,割成三百多块。由于山高、河多,是个常年遭受水、旱、霜灾害的穷地方。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以后,复兴大队的贫下中农强烈要求走大寨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但是,当时大队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贫下中农手中,不支持广大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广大贫下中农非常气愤,同一小撮坏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调整了领导班子。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大队党支部组织群众开展了一场“复兴大队怎样才能翻身”的大辩论。在辩论中,他们批判了“要想复兴富,弃农经商是条路”的资本主义倾向,使大家认识到,走“农业学大寨”的道路,才是彻底改变复兴大队落后面貌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同阻碍复兴大队生产发展的水、石、霜“三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水,是阻碍复兴大队生产发展的第一害。这个大队在群山之中,地势低洼,三百多块耕地布满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每年一到汛期,奔腾咆哮的洪水,从山上直泻而下,别说收粮,连地上仅有的表土也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大寨贫下中农能治山,我们就一定能治水!”复兴大队的贫下中农发出了战斗的誓言。在干部的带领下,他们顶风冒雪奋战一冬春,修起了一道拦河坝,可是被来年一场大水冲垮了。他们没有灰心,冲垮了再修,但一连多次都没有成功。这时,党支部及时组织大家在堤坝上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的教导,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他们边学习,边干边总结,吸取了教训,经过几年的斗争,他们把三河一沟改了道,还修筑鱼鳞坝十三条,挖共长三千五百米的排水沟十六条,修建长一百五十多米的拦河大坝一座,造农田防护林七十五亩,把一百二十五亩水淹地和一百五十亩涝洼地变成了良田。同时,还把小西河的水引上了山,灌溉了西台子二百多亩山地。
石,是阻碍复兴大队生产发展的第二害。这里是有名的石头缝里种庄稼的穷地方,平地不到一犁土,山地不过一巴掌。复兴大队的贫下中农面对满山的石头豪迈地说:愚公能搬掉两座大山,我们一定能把地里的石头拣光。他们人手一把锹、一副担,下雨挖水渠,刮风拣石头,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全大队六年来共拣石头四千多立方米,他们把石头担回村砌房基,修筑道路,又把家里的土粪一担担挑到地里改良土壤,历经六年的战斗,从石头山上夺回了四百五十亩耕田。
霜,是阻碍复兴大队生产发展的第三害。这里处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高寒地,过去十年九不收,年年遭霜灾。在学大寨的高潮中,复兴大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认真执行毛主席亲手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不失时机地掌握生产环节,顶浆下种,适时春播,避免秋霜。这个大队在西台子有二百五十多亩地,因下雨不渗水,使土地板结,化冻晚,庄稼种得迟,连年受霜。社员们就用爬犁拉了一冬沙子,把五百多立方米的沙子掺到地里,改变了土质。在防霜改良土壤中,他们还狠抓了粪肥,并且利用农闲时间积极搞炭草灰、压绿肥,再加上社员家家有猪圈、院院有厕所,年积肥量由一九六四年的四百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二千五百多立方米,做到块块地满肥。
复兴大队革命干部、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战天斗地,不仅在农业生产上打了翻身仗,而且经受了三大革命斗争的考验和锻炼,锤炼了忠于毛主席的红心。老石工田贵昌、王会廷,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劈山建站,引水上山,他们不畏山高,不怕苦,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刺骨,终年战斗在几百米高的岩石上。一手抡锤,一手把钻,一锤锤地劈开了大山,建起了水轮泵发电站。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那里艰苦,那里需要,他们就战斗在那里。一次,山洪袭击河南大坝,眼看大堤就要被洪水冲垮,青年突击组组长程龙军带领二十多名小伙子,跳入翻腾滚滚的河水,手挽着手,保住了大坝的安全。十三名青年姑娘在共产党员、妇女队长王秀兰的带领下,无论是修河筑坝,还是担担拣石头,修建电站,她们都和小伙子们一样搞竞赛。贫下中农赞扬她们真是革命和生产上的“半边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大队有二十名社员和干部,被评选为地、市、县、公社的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