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新中国第一艘客轮在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9-26
第4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

新中国第一艘客轮在前进
我们伟大祖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艘客轮——工农兵十号,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历了十五年艰苦、豪迈的战斗航程,现正迎着朝阳,航行在渤海海面上。
旅客们倚着船舷,眺望大海:红日当头,蓝天碧海,白帆点点,海鸥飞翔……。驾驶台上,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这艘船上的第一个工人船长、共产党员赵世俊同志,沉着、认真地瞭望着前方,不时发出熟练的车令……。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的伟大号召不久,赵世俊从见习三副被推举为船长。但是,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刚任船长的头几个月,就接连地经受了罕见的大雾、冰冻、狂风的锻炼和考验。
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一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工农兵十号在大沽口外遇见了罕见的大冰冻。大沽口外几十浬都是厚厚的冰层。船碰冰,冰撞船,船体的油漆撞光了,铁锈磨掉了,露出了闪光放亮的钢板。八至九级大风也提前袭来,狂风卷着巨浪劈头盖脑地压过来。海浪卷向桅杆,桅杆变成了粗粗的冰柱;海水飞溅过天线,天线变成了结实的冰绳。船在巨浪中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激烈地摇摆、颠簸着。由于风力大大超过了船舶前进的力量,只听机器响,不见船前进。
怎么办?全体船员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继续前进吧,越往前走,风浪越大,全船的生命财产随时可能受到损失。掉转船头往回走吧,在八至九级的风浪里掉头,弄不好是相当危险的。按照旧的条条框框,遇到这种意外情况,抛锚停船,尽管也十分危险,但船长没有责任;如果继续前进或掉头不成出事故,那一切后果都得船长担当。在这紧急关头,赵世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他在船员的支持下,发扬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果断地决定:“掉转船头!”
此时此刻,我们的老赵真可以说是一身关系到全船的安危呀!第一次掉头被逆风顶了回来,失败了。他和船员一道及时总结了经验,改用了另一种办法,又失败了。这时,毛主席关于“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给赵世俊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机智勇敢地又采用了新的办法,船头掉转过来了。
风越刮越猛,一排排冰层堆成了“冰山”,前进十分困难,三天三夜才走了十一浬。在旅客中的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跳了出来,向工农兵十号的革命领导小组提出了一个挑衅性的问题:“听说开船的是个新手,为什么不叫原先那个船长开呢?”赵世俊,这个三代讨饭的贫农的儿子,这个工人阶级推选出来的掌船人,听到这个话以后,他想:原先那个船长是个被群众批判了的资产阶级技术“权威”,把船交出去,不就是把“权”交出去了?当前面临的不只是谁开船的问题,而是一场阶级斗争。他向旅客说明了情况,表示这只船决不能交给那样的人。老赵的话,字字亲切,句句感人,大家齐声表示拥护老赵继续行使船长的职责,并对这个没有改造好的右派分子进行了批判斗争。
赵世俊继续英姿勃勃地奋战在驾驶台上。一个老大娘听说船长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便对一个船员说:我给船长提个意见,他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可不成,叫他赶快下来吃饭吧。这个船员激动地端着饭菜跑上驾驶台,转告了旅客的意见。老赵听了,一声没响,眼眶里噙满了泪花,更加聚精会神地驾驶着船只,那饭菜依然在一旁凉着……。
已经是冰区航行的第四天了。船上的水柜里冻了两尺多厚的冰,吃、用的淡水很困难了;粮食、蔬菜、燃料也不多了。全体船员表示:水不够,我们少吃少用;粮食、蔬菜不够,把船员食堂的拿出来和旅客共同享用。大家举起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宣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定要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保证旅客的安全。
在同一时刻里,乘坐这艘客轮的亲人解放军,聚集在一起举办学习班。他们高声朗诵毛主席的教导:“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一支支由解放军和船员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各个客舱,船上到处洋溢着革命的歌声,传诵着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好人好事。
上海海运局、大连海运分局、天津港务局等上级革委会关切的电报,象雪片似地飞来。
经过五天五夜的艰苦奋战,工农兵十号脱险了,胜利地开到了天津新港。为了让旅客能在春节前赶回大连,从北京开往大连的二十九次直达快车,破例在塘沽站停车,全船旅客一律凭船票坐火车。顿时,轮船上、火车上到处响起《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
船员们忘不了这次难忘的航行。也忘不了不久前在类似的冰区航行中,老赵苦战三昼夜,坚守在驾驶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忘不了老赵担任船长后的第二个航次,率领大家战胜罕见的大雾的情景。
那次弥天大雾,老赵站在驾驶台看不到船头,拿起望远镜看不清航道。在这恶劣的天气里,能航行吗?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赵世俊,没有象过去那些资产阶级“权威”那样轻易抛锚停船,而是发动全体船员都来寻找航道,观察障碍。顷刻,从驾驶台到甲板上,从船头到船尾,不管是服务员还是水手,大家都来为破雾航行贡献力量。群众的眼睛是最好的“望远镜”,群众的智慧是最好的雷达荧光屏,客轮终于顺利地进入了平时都要特别小心航行的天津海河船闸,把旅客安全、准时地送到了终点码头。
船员们更忘不了过去资产阶级“权威”、走资派对老赵的迫害和污蔑。赵世俊苦大仇深,他对阶级敌人深恶痛绝,对坏人坏事就象“眼里容不下砂子”那样毫不留情的斗争。因此,走资派把他看作眼中钉,说他“又懒,又笨,脑袋缺根弦”。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也说他“将来能不能当三副还要走着瞧。”可是,船员们看到老赵一次一次胜利地渡过了艰险的航程,无不称赞地说:“从老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最勇敢、最积极、最聪明、最有智慧。老赵不愧是咱工人阶级的好船长。他为毛主席争了光,为咱工人阶级争了气!”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海上惊涛骇浪锻炼过的工人船长赵世俊,他同时又注意在大风大浪里培养和考验新的革命接班人。
去年初,工农兵十号迎来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的名字叫艾涛,今年才二十七岁。小艾一踏上客轮,心想他这个海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马上就可以驾驶新中国的客轮,航行在诗情画意般的大海上。但他在客轮上的第一个工作日,却是冲洗甲板,油漆船舱,插钢丝绳,结绳扣。小艾心里有点不乐意。老赵一察觉这个苗头,便组织老工人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展忆苦思甜活动,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小艾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青年要和工农结合的教导,想想自己走过的脱离工农的道路,比比老工人的优秀品质,心里豁然开朗了。他不仅安心平凡的工作,还时刻注意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因工作需要,小艾调到驾驶台当舵工。谁知他又“晕船”得很厉害:操舵没多久,便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他心想“这工作干不了”,真想躺下不再起来了。另一个舵工打算去接替他的工作,让他去休息一下。赵世俊却严肃地说:“要想让他为祖国的海洋事业作出一点贡献,就要让他顶着风浪上!”老赵关切地对小艾说:“咱们一起背诵毛主席语录吧。”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
一刹那间,小艾浑身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仔细地听着车令,认真地操舵前进。不久,小艾目睹了老赵的几次在大风、大雾、冰区航行,他深受教育,心想,在这样优秀的工人、优秀的共产党员面前,我们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他决心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政治思想、业务技术全面过硬的新中国海员!
现在,艾涛同志已能操着舵航行在辽阔的海面上,或沉着自如地出进水浅、弯多、航道窄的天津海河航道了。
新中国第一艘客轮在前进!新中国海员在成长!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