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鞍钢风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0-08
第4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

鞍钢风云
今年春季的广交会上,在三楼大厅五金矿产陈列馆红色幕布前面,在毛主席视察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巨幅照片下面,展出了中国制造的冷轧成卷矽钢片。它标志着我国冶金工业的新水平。与会的国外贸易界人士露出惊讶的神色,他们停留在中国冷轧成卷矽钢片面前,从上看到下,从前看到后,不能不承认这是中国工业生产的新成就。
冷轧成卷矽钢片,这种标志着冶金工业现代技术水平的产品,由于它制造周期长,需用的设备多,工艺复杂,流程长,加上高温通氢等工序有一定的危险性,至今这种产品一直为少数的帝国主义国家所垄断,视为奇货可居。去年,当我国外贸部门同日本签订这项贸易合同的时候,社会帝国主义却用哄抬价格的卑劣手段,抢购这宗商品。而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冷轧成卷矽钢片,这就使那些妄想给中国制造困难和乘机敲诈勒索的人失去了他们手中的法宝!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所取得的又一个新胜利!
今年一月十八日凌晨两点,室外的温度是零下三十度,而冷轧厂的会议室里,与会人的额角沁着汗水。这是一次厂革委会常委会议,会议已经开了八个小时,主题是: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花最少的投资,生产出冷轧成卷矽钢片。
这是技术,更重要的这是政治。会议在继续,一个人正说:……怎么算,也得八百万元的投资,设计、施工、安装,一九七一年投产就满不错了。他的话音未落,会议室的门“乓”的一声打开了。老工人杨玉智从生产岗位上赶来了。
他先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接着他说:“你们为什么搞这个少慢差费的方案!它一传到车间,咱们工人都说,这是爬行!不行,咱们工人要站起来飞啊!”
这时,会场上有人叫嚷:“不要放空炮,拿出方案来。”
“方案早就有了!”杨玉智“咚咚”地走下楼去,在更衣室的上衣口袋里取来了由七十多名工人拟订的方案。这是已经折皱得不成样子的几片薄纸。就是这份纸薄字疏的计划,它是老工人制订的生产方案,也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真实记录。
斗争是从一九六○年开始的。当时,社会帝国主义撤退“专家”时曾狂妄地叫嚣:“你们中国能生产出一张冷轧矽钢片,就等于过年吃一顿饺子。”冷轧厂的工人们面对这些放肆的狂人,憋了一肚子气,也憋了一股子劲。酸洗工人杨玉智、王斌、任志诚当时就面对毛主席像宣誓说:“只要我们的手听您老人家指挥,我们的头脑装您老人家的思想,冷轧矽钢片一定能制造出来!”他们以雷锋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冷轧矽钢片技术革新小组。接着,一个由中央五个部的“专家”组成的“矽钢小组”来到了冷轧厂。
“专家”们来了,工人真是诚心诚意的欢迎。可是,当工人们把成百上千条合理化建议交给“专家”组负责人看的时候,他却说:“不否认你们有操作经验,不过,冷轧矽钢片这种东西,凭经验是搞不出来的!”就这样,一桩桩好的建议被他们压下了。一次,在解决矽钢片的“粘结”问题时,工人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提出用等温的方法改革退火测温点。这位“专家”就说:“这是高温退火曲线,那是低温退火曲线,科学数据随便动不得。”眼看“专家”不采纳工人的建议,杨玉智就召集革新小组开会。他说:“飞机飞,牛车跑,这个‘专家’走的同咱不是一股道。他说这条线,那条线,都是给咱们工人划的封锁线。”“专家”不采纳工人的建议,杨玉智他们就在晚上偷偷地试。一试,“粘结”问题解决了。他们欣喜地说:“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划出一条自力更生的红线来。”
为了划这条“自力更生的红线”,有多少工人成年没有休息一个星期天,没有在家过春节。一次,在一项试验中,老杨眼睛负了重伤,走资派硬说他是违章操作,是破坏生产,不肯送医院。这是一九六五年,杨玉智他们的革新小组,已经由十几个人扩大到七十多人。杨玉智负伤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厂。电工来了,钳工来了,天车司机来了,连退休在家的老工人也来了。他们用深厚的阶级感情,关注着老杨的伤势。工人们替他抱不平,要同走资派讲理。杨玉智对大伙摇了摇手,坚定地说:“咱们搞矽钢片可是对毛主席宣过誓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定会同意咱们这样干的。炼钢先炼思想,这正是对咱的锻炼哩!”
当天夜里,杨玉智思潮起伏。他在想:“毛主席呀!鞍钢是您老人家领导全国人民用心血浇铸起来的,鞍钢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我的眼睛看不见了,还有手,还有嘴,一定跟您老人家继续战斗!”
杨玉智没等自己的伤势好利索,就又回到了试制冷轧矽钢片的战斗岗位。就在这一年,工人革新小组搞成了一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冷轧成卷矽钢片生产方案。可是拿给走资派一看,说这个方案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又说:“你们工人的方案如果能行,还要专家干什么!”他们拿了“专家”制订的方案到某重型机床厂定制专用大洋设备去了,随手就把工人的方案退给了杨玉智。
现在革委会在讨论生产方案时,杨玉智又把这个工人智慧的结晶拿出来了。根据这个以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利用现有设备,使它一机多能的方案,不用国家投资,十天内就可以拿出冷轧成卷矽钢片来。
工人制订的方案,是烧向会议室的一团大火,会场活跃起来了。在上级革委会和军队代表的积极支持下,当场任命杨玉智为实现这个方案的副总指挥。
一九七○年一月二十五日深夜,生产的关键工序也是最危险的工序——高温通氢吊罩就要开始。这时又有人吹冷风了,说什么:“高温通氢,就等于给几十吨黄色炸药点导火线,你们几个牺牲了算是勇敢,可是把好端端的冷轧厂炸成废墟,这可得负历史的责任!”杨玉智,这个出身在青岛市郊区的贫农儿子,整整七天七夜没有合眼,他曾经在小范围搞了分析试验,掌握了氢气在高温条件下有五种爆炸的可能性,也有五种制止爆炸的方法。他反复背诵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充满了信心。
炉子的温度在逐渐升高,就要通入氢气了。只见老工人孟庆海拿了工具冲了上来。杨玉智从孟师傅手中夺过了工具,大声喊道:“大家闪开,这儿危险!”说着,他把天车的吊钩往炉罩上一挂,一霎时,氢气在燃烧。鞍山市各厂矿派来支援的工人,围在车间的周围。杨玉智回头一看,只见姜万庆老师傅站在他的背后。姜万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挥着拳头好象在说:“老杨,沉着点,我就是你的预备队!”
二十六日早晨,太阳照得整个车间通明豁亮,生产冷轧成卷矽钢片的种种难关,在杨玉智、孟庆海、姜万庆,也是在鞍山市工人阶级的手下征服了。实现这个方案,只用了七天的时间。
八个月后的今天,这里只留下了土洋结合机器的喧嚣声,一座座高温加热炉在吐着灼人的火焰。列车开进来了,随着天车的运转,整装待发的冷轧成卷矽钢片,又坐上了南去的火车,准备参加即将开幕的一九七○年秋季广交会。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