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壮乡瑶寨的“幸福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0-12
第4版()
专栏:

壮乡瑶寨的“幸福水”
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田东县作登公社,是个壮、瑶民族杂居的大石山区。这里山峦迭嶂,水源奇缺,吃水如吃油。在这里,一瓢清水三样用:洗菜、洗脚、喂牛羊。一遇到干旱或寒冬腊月,人们常常要翻山越岭到二、三十里以外去挑水。散居在边远区的壮乡瑶寨人民,还要翻过几十座高山峻岭到田阳、德保等县去挑水。
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指示,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作登人民前进的道路。壮、瑶贫下中农说:“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治山治水的事,准能办成。”他们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治山治水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世世代代缺水的三陇大队广大贫下中农,以大寨为光辉榜样,提出了“把天水蓄起来,把地水挖出来,把山水集起来”的口号。大队党支部书记黄作勤以焦裕禄为榜样,带领老贫农和民兵爬过一百零九座山,翻过四十五个?,钻岩洞,下深谷,探水源,选定井位。在挖塘打井战斗中,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顶风雨,冒严寒,夜以继日地干,经过七年的连续奋战,全大队共打了七眼水井,挖了十六口水塘,修了七十二个水池,改变了世世代代缺水的状况。
三陇大队的动人事迹,迅速地传遍了每一个壮乡瑶寨。全公社的壮、瑶革命人民以三陇大队为榜样,投入了凿山劈岭、挖塘打井的战斗。祖祖辈辈翻山越岭到二、三十里外去背水的梅林瑶族生产大队的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开展了远学大寨,近学三陇的群众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塘打井需要大量的石灰,瑶族社员没有烧石灰的习惯,怎么办?大队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教导,带领贫下中农攀登摩天岭,劈山采石,割草装窑。大家从实践中学会了烧石灰的技术,连续奋战两个多月,烧出了三十多万斤石灰,满足了水利工程的需要。
作登公社广大壮、瑶革命人民,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战天斗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挖成了一百九十二个水塘,三百六十七口水井,七十二口水泉。在这同时,他们还兴建小型发电站、电力排灌站十四座,安装水轮泵站、抽水机站十三处,修筑环山渠道二十二条。七十五岁的老贫农黄英伦,双手捧起清清的甜水喝了一口,喜笑颜开地说:“这是伟大救星毛主席给我们壮、瑶人民送来的‘幸福水’呀!”水利电力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全公社粮食总产量由过去的二百二十多万斤上升到一千一百二十多万斤。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