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老铁山上的新愚公——记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铁矿工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0-19
第3版()
专栏:

老铁山上的新愚公
——记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铁矿工人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
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铁矿的英雄矿工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人人以老愚公为榜样,不屈不挠,挖山不止。几年来,他们挖走了一千五百多万吨石头,硬是在浑然一体的老铁山上,开凿出盛产铁矿石的层层“梯田”。现在,人们站在铁矿山上举目望去,分布在五层台阶上的几十台高大的穿孔机,如烟囱林立,声震山谷;十几台巨型电铲挥舞着铁臂,剥岩采矿;几十台载重大汽车,满载着铁矿石,在盘山公路上,往返疾驰,昼夜不停。今年头八个月,这个矿平均每个月采矿和剥离的总量,都超过了原设计能力的一倍,使本钢矿石从不足变为自给有余,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大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誓做当代新愚公 艰苦奋斗上铁山
南芬露天铁矿,是一九五六年建成的一座现代化大型铁矿山,是本钢唯一的原料基地。但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只重视采矿,不注意剥离,造成严重的采剥失调。四百七十多万吨岩石死死地压在大量铁矿石上,阻碍着铁矿石的增产,影响本钢钢铁生产不能迅速发展。广大铁矿工人多么想一脚踢开四百七十万吨岩石,扫清钢铁工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呵!十六岁就被日本鬼子抓到矿山当童工,尝尽了旧社会的阶级苦和民族恨的林永山,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担任了采土车间主任后,就立下了愚公移山的雄心壮志:“不改变剥离落后的局面,不解决本钢矿石自给问题,死不瞑目!”他以老愚公为榜样,背着被褥,提着米袋,爬上老铁山,在六百多米高的山上,安家落户,决心和全车间工人一起,搬走压在矿工们心上的大山,改变矿山的落后面貌。
四年来,林永山除了下山开会,回家取米以外,长年坚持吃在山上,住在山上。夏季,青菜不能久存,他就挤时间采野菜吃。别人说野菜苦,他却笑着说:“为革命吃野菜,嘴里苦可是心里甜!”他身体不好,到了冬季,老毛病常犯。同志们再三劝他回家住,他总是回答说:“忘记旧社会的苦,就不懂得新社会的甜,现在铺的厚,盖的暖,比起在伪满时期住劳工房子,枕砖头,盖麻袋片来,现在的日子好得多了!”
一九六八年五月,采土车间成立革命委员会,林永山被工人们一致推选为车间革委会主任。从此,他更加自觉地参加劳动,把参加劳动看成是继续培养艰苦奋斗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矿山的途径。最艰苦的养路工段,是他每天必到的地方;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机修组,是他常年劳动的场所。寒冷的冬季,他怕战斗在扳道房里的阶级弟兄冻着,常常在半夜里挑了煤送去;炎热的夏天,他想到在山顶上劳动的阶级弟兄很辛苦,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爬过一个个十几米高的台阶,给工人们背去防暑的保健汽水。
林永山不仅从生活上关心大家,更注意从政治思想上帮助大家。白天,他在劳动中发现了错误思想的苗头,夜晚,便组织有关人员带着活思想,活学活用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在他的建议下,车间几年来先后举办了三百多期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全车间三百六十三个工人,他个个都谈过心,交过心。为了帮助一个不安心在铁山上工作的工人,林永山先后和那个工人个别交谈了六十次,终于使这个工人转变过来,成为车间抓革命促生产的一员闯将。
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队伍。采土车间在林永山的带动下,艰苦奋斗,创造了奇迹。只有四十几个工人和三台旧机床的小机修组,担负起了过去需要送到本溪、沈阳、哈尔滨、湘潭等地大修的电机车、蒸汽机车、翻斗车等几十台设备的大修任务;过去需要两个月时间、四十多万元投资才能建成的“五七四”、“五六二”台阶铺轨工程,他们没花国家一文钱,苦战四昼夜就建成并且立即投入了生产。四年来,采土车间的新愚公们,搬走的岩石,相当于一座二百米长、一百米宽、二百九十多米高的大山,为在短期内实现本钢铁矿石自给贡献了力量。
实干巧干攀高峰 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南芬露天矿,为了改变矿山面貌,实现本钢矿石自给而埋头苦干的新愚公,何止林永山一个!电铲工段七号电铲的工人们在这方面也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七号电铲是五十年代的老产品,按规定每年只能采一百五十万吨岩石和铁矿。由于工人们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老三篇”,忘我地进行劳动,一九六八年,他们创造了全年采岩石和铁矿二百一十七万多吨的全国最高纪录。去年年初,他们怀着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又制订了一个比前年再多挖三十三万吨的增产计划。当时,有人怀疑地说:“你们人还是那几个人,电铲还是那台老电铲,怎能每天多挖上千吨矿石呢?”七号电铲工人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别看人还是那几个人,电铲还是那台老电铲,只要人听毛主席的话,实干苦干加巧干,电铲就能听人的话,就能多挖矿石!”
共产党员、司机长何庆波,一面组织三班司机,坚持活学活用“老三篇”,一面带头摸电铲的脾气。经过反复观察和实践,他研究出一套勤检查、勤调整、勤维护电铲拉门机的操作方法,使每装一铲矿石的时间,比过去缩短两秒钟,每天就节约了五十多分钟,能多采四百多吨铁矿石。
在何庆波的带动下,三班司机“分班不分心”,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把电铲维护好;有的人专挑不好装的地方装,为下一班增产创造好条件。他们还主动抽出副司机来,帮助爆破工人打眼放炮,把不准装车的大块矿石炸碎,做到快装、多装。就这样,七号电铲的司机们在去年一年采了二百五十九万多吨岩石和铁矿,比前一年多采了四十多万吨,再一次刷新了他们自己创造的全国最高纪录。跨进伟大的七十年代以来,全矿电铲司机们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学七号电铲、赶七号电铲的革命竞赛热潮。今年头九个月,全矿电铲平均每台每月多采两万多吨,把铁矿石产量大大提高了一步。
南芬露天铁矿山有海拔六百多米高,工人们在这里开采矿石,要战胜许多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冬天,他们要同风雪搏斗;夏天,他们得经受烈日、暴雨和山洪的考验。自然条件的急骤变化,不仅给生产带来困难,也时刻在考验着每个人。今年三月的一天,全矿的咽喉溜矿井,突然被几块碾盘大的巨石死死卡住,三万多吨铁矿石压在上面,全矿被迫停产。使用过去常用的“支杆爆破”办法,炸不开,震不通。唯一的办法,是从下边“穿孔爆破”,把巨石炸碎。但是这要担很大的风险,头顶上的矿石,随时有被凿岩机震落的可能,那时打眼的人就很可能压在下面,粉身碎骨。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碎矿工段老工人董万凤豪迈地说:“革命者不怕死。我是共产党员,最危险的时刻,应该冲在最前面,为革命打通溜矿井,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董万凤等三名碎矿工人,担负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在进入溜矿井时,他把另外两个工人安排在洞口,自己挺立在三万多吨矿石的下面,用肩当支架,双手紧紧把住凿岩机头打炮眼。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凿岩机在吼叫,泥沙纷纷下落。他高声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战斗。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一直坚持了二十五分钟,直到打完了爆破眼。一声巨响,三万多吨铁矿石隆隆而下,溜矿井打通了,全矿迅速恢复了生产。
活学活用“老三篇” 继续革命永向前
在南芬露天铁矿为实现本钢矿石自给而辛勤劳动的英雄工人中,还有很多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勤勤恳恳地战斗在生产后方的后勤工人们。木工工段的老瓦工、共产党员谢殿生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九六八年,谢殿生年满六十岁,矿革委会考虑他身体不好,决定要他退休。可是,他人回到家里,心还拴在矿山上,每当他听到老铁山上隆隆的爆破声,就想起矿工们为革命紧张劳动的情景。他在家仅仅呆了十天,便十一次找到矿革委会,坚决要求重返生产岗位。革委会领导成员再三劝他:“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他回答说:“我人虽然老了,可是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不老;身体虽然不好,继续革命的意志不能衰退!矿山要翻身,钢铁要增产,我即使不能上第一线,还可以用我的瓦刀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友们服务,修修房子,翻翻炕。”革委会的领导同志终于被他说服了,同意他到福利科去,适当地干点翻炕、修房子等轻活。从此,他每天身背工具袋,怀揣红宝书,走街串户,调查走访,那家炕该什么时候翻,那家房该什么时候修,在他心里排了一张“维修表”。风雪弥漫的三九天,谁家的炕倒风不进火的时候,他总是及时地出现在面前;阴雨连绵的三伏天,谁家的房子漏雨时,他立即赶去修理。他想矿工们所想,急矿工们所急,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刻在心坎上。
今年七月的一天夜里,谢殿生被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这时,他猛然想起穿孔工人崔秀山家的房子漏雨了。他埋怨自己在前几天,只顾给别人家修炕,没有挤出时间给崔师傅家把房子修好。想到这里,他立刻跳下炕,冲进风雨里去,找来梯子,爬上老崔家的房顶,蹑手蹑脚地串起瓦来。当崔师傅的爱人发现天下雨,起来准备用脸盆接漏雨时,谢师傅早已把房给修好了。事后,崔秀山感激地说:“谢师傅心里只装着大家,就是没有他自己。他冒雨给我们修房子,可是他家房子到现在还没有修呢!”
“老三篇”铸红心,继续革命永向前。谢殿生同志就凭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两年多来,他为全矿工人共翻了二百一十多铺炕,修房补漏的次数就更多了。谢师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光荣地被评为全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