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戈壁滩上的“老愚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0-26
第3版()
专栏:

戈壁滩上的“老愚公”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图什县,人们到处传颂一位年过六十的老贫农为革命挖泉找水,改造戈壁荒滩的动人事迹。这位老贫农就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上阿图什公社卡尔湖大队塔西其克生产队的维吾尔族社员马木提库尔班。
塔西其克生产队的后山地带,有一片名叫阿克布拉克的戈壁滩,面积约有二百多亩,因为没有水,多少年来一直无人耕种。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传到了塔西其克,使马木提库尔班受到很大鼓舞。他想,老愚公能搬走家门的两座大山,难道我们就不能在阿克布拉克荒滩挖出水,把荒滩变成良田!他满怀为革命挖泉找水的胜利信心,怀揣红宝书,拿起钢钎、铁锤,就向荒山野岭奔去。
马木提库尔班胸怀朝阳,日日夜夜在荒山野岭东奔西跑,不辞辛苦地挖泉找水。饿了,啃口干粮;累了,就学习毛主席的教导。马木提库尔班一连挖了三眼泉,一个也没有冒出水来。但是,他毫不动摇,继续再找再挖。就这样,经过十多天艰苦奋战,终于在挖第四眼泉时,一股清澈的泉水喷出了地面。马木提库尔班双手捧着香甜的泉水,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
这年春天,马木提库尔班起早贪黑,在山下开了几亩荒,播了种。当年就获得了五百多斤小麦和五百多斤蔬菜的好收成。
在胜利面前,马木提库尔班并不自满。他在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带领几个青年,苦战十多天,挖出了一眼大泉。从此,这沉睡千年的阿克布拉克荒滩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沃土良田。近两年来,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收获了几万斤粮食、油料和各种瓜果蔬菜,使塔西其克生产队,由一九六八年以前每年缺两个月口粮的后进队,一跃成为每年向国家交售两万斤余粮的先进队。
在阿克布拉克开荒成功以后,马木提库尔班又和贫下中农一道,想尽各种办法战胜盐碱。在五里多长的山坡水渠边上,种上了三千多株柳树和许多果树,破天荒地在这个沙滩上造出了绿色的林带,使戈壁滩变成了美丽的果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