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井冈山上大寨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1-05
第4版()
专栏:

  井冈山上大寨花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思想照耀下,江西省遂川县七岭公社阡陌大队党支部带领社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山高地瘦的穷山沟,建设成为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山村。
六年来,他们在石头缝里开水田一百七十多亩、旱地四百多亩,修整梯田七百多亩,还修筑了一条环山水渠,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阡陌大队座落在井冈山南麓,是一个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山村。可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全大队一千一百七十亩水田,分布在三百多个山坡上,被乱石分割成两万多丘。气候也很恶劣,过了清明还下雪,不到霜降就降霜,雾天占了一年中的大半时间。
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鼓舞了阡陌人民建设山区的革命热情。他们首战漆树窝,开渠灌稻田。渠道要通过一座悬崖,工程十分艰巨。当时,一小撮阶级敌人放冷风,有保守思想的人也摇头。党支部就在工地上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学习革命先辈的斗争事迹,并且发动群众在工地上揭露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大家坚定地说:愚公能够移山,我们也一定能够征服悬崖,把水渠修成。
水渠要通过的那个悬崖,十分陡峭,下临深潭,在上面施工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书记古常纲第一个攀上悬崖进行测量,副书记钟丙辰,大队长刘元盛,紧跟着也攀上悬崖打眼放炮。在干部带动下,群众斗志昂扬,冒着风雪,放炮开石,挑土筑堰。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开出一条四华里长的水渠,使一百五十亩“望天丘”,变成了旱涝保收田。这一年,全队粮食产量猛增了百分之三十。
一九六八年,阡陌大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战斗。他们植树造林两千亩,垦复油茶山三千亩。接着,又冒着隆冬大雪,把附近两个山头上的杂树兜子挖掉,把石头搬走,开出梯地四百多亩。他们还在乱石成堆的河滩,靠自己的肩膀把一个个几千斤重的大卵石抬出来垒成堤坝,再从山上挑来泥土铺地,造出水田十二亩。有人说:“你们花这么多力量造这么一点田,太辛苦了。”他们豪迈地回答:“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再苦心也甜。”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