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尼洋河畔的喜讯——记西藏造纸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1-13
第3版()
专栏:

尼洋河畔的喜讯
——记西藏造纸成功
从西藏高原的尼洋河畔传来了一个喜讯:西藏造纸厂各族革命工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土法造纸成功,结束了西藏不生产纸张的历史。
过去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下,西藏造纸厂在建厂初期,贪大求洋,花了二百多万元投资,从内地买了一整套现代化造纸设备,准备造高级纸。但由于动力、水源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几年过去了,一张纸也没有生产出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辉煌胜利,鼓舞了西藏造纸厂的广大工人。他们狠批刘少奇推行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决心为改变西藏工业落后面貌而奋斗,一定要在西藏造出纸来。厂革委会和驻厂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积极支持广大工人的革命倡议,立即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引导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围绕“怎样才能造出纸来”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工人们表示:我们一定要打破洋框框,土法上马,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造出纸来,迅速结束西藏不能造纸,依靠外地支援的历史,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
缺水,是这个厂造纸的关键问题。按照过去“洋”法建厂,就要在尼洋河岸修建一个几十米高的水塔,把河水引上来,再通过管道把水送到厂房。这个工程需要投资二十万元。怎么办?是当伸手派还是当动手派?伐木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老工人赵思章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工厂”等一系列教导,豪情满怀,决心要当动手派。他大胆提出了挖地下式过滤储水池,解决造纸用水的新方案。厂革委会、军宣队和广大革命工人认真研究了这个新方案,并表示支持。
一场抢修储水池的战斗开始了。各族革命工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冒着寒风,挥动铁锹、十字镐,昼夜轮班,战斗在西藏高原上。四月份西藏的气候还很冷,工人们深挖一米以后,地下水就冒了出来。他们就在水中操作,脚和腿都冻麻木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农奴出身的藏族第一代工人大多布吉,怀着对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天天坚持在水浆里作业,两脚肿得象馒头一样,医生和同志们不让他下水,他却响亮地回答:“心中有个红太阳,热血战胜刺骨凉;为了早日造出纸,粉身碎骨也心甘。”经过二十多天奋战,一个长十四米,宽八米,深三米,蓄水量达二百多吨的过滤储水池终于建成了。
在厂革委会领导下,全厂成立了以工人为主体,有干部、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大搞技术革新,建造打浆池。广大工人遵照毛主席关于“勤俭办工厂”的伟大教导,打破常规,就地取材,采用单面刨光木板做打浆池,保证了按时生产,节约了国家投资。他们还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把难度最大的打浆机的两块卡板制造成功,又以木代钢制成了二十九套轴承座和造纸机架等土设备。
投产试验开始了。可是出来的纸不成张,却象一块块烂布。他们认真分析了纸不成张的原因,找出了主要问题:烘缸转速快,皮带轮打滑,纸浆水分大。为解决这个问题,重新做了一个大皮带盘。又把布缠在造纸机木滚上,吸收水分,解决了烘不干的问题。
就这样,西藏第一代造纸工人,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用土办法生产出了纸张。工人们给这种纸起了个名字,叫做“争光纸”,表达他们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