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大破保守思想 粮食逐年增产 玉溪县学大寨粮食产量超《纲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1-18
第4版()
专栏:

大破保守思想 粮食逐年增产
玉溪县学大寨粮食产量超《纲要》
据新华社昆明十七日电 云南省玉溪县各级革委会和各族革命人民,在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揭矛盾、找差距,大破停滞不前的错误思想,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扩大灌溉面积,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今年粮食又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八百三十七斤,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玉溪地处平坝,土地肥沃,气候良好。一九五八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光辉照耀下,先后修建了十多个大、中型水库和几百个小坝塘,整个玉溪坝子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有了发展,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六九年遇到历史上少见的干旱,仍然夺得了粮食丰收。
在大好形势面前,这个县有些领导成员认为:玉溪坝子十多年来逐年增产,论增产幅度不算小,讲对国家贡献不算少,以后只要能保住这个水平就差不多了。
去年冬天,在深入开展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县革委会同志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以大寨为榜样,学大寨看自己,揭矛盾,找差距,使大家受到极大的教育。他们认识到,玉溪条件比大寨好,可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速度没有大寨快,千差万差就差在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不如大寨好,继续革命的觉悟没有大寨干部、贫下中农高。大家决心大破“差不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认识提高以后,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带着怎样使玉溪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们看到,十多年来玉溪县虽然修了许多水库、坝塘,但是,从全局看,还处在“盖短被窝”的状态中,顾得了大春,顾不了小春;坝子上水利条件虽好,山区水利条件还比较差;现有的稻田有水灌溉,如果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就保证不了都能灌上水;正常年景能够保证栽插,大旱年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稻田不能按节令插秧。分析了这一情况,县革委会认为继续狠抓水利建设,仍是突破玉溪生产现有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县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讨论,决定一九七○年插秧前兴修大、中型水利工程七项,配套工程十三项,山区小型水利三百七十五项,电力机械抽水站十二个,进一步增加灌溉面积,为夺取今年粮食继续增产打下基础。
四百多项大小水利工程要在插秧前完工,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器材、资金、技术力量都感到不足。怎么办?县革委会坚持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解决困难。为了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县革委会主任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水利工地,和有经验的民工结合起来,组成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群众参加的“三结合”测量队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作出了省工、省钱、省料的设计方案。县革委会还组织全县人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在兴修水利工程中,坚持自己设计,自己筹款,自己施工。在县革委会领导下,全县迅速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北城公社的广大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修建了一座三十五米高的大石坝,保证了今年全公社一万二千多亩水稻按时栽插,获得了大丰收。研和公社东山大队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以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九个月时间打通了一条长四百八十米的隧道,把一千二百亩山地变成了良田。
经过全县各族人民苦战了一个冬春,到今年插秧前,原计划兴修的四百多项大小水利工程,基本上完工,增加灌溉面积五万多亩。加上认真地抓了肥料、良种和合理密植等增产措施,从而保证了今年大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