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自力更生的胜利凯歌——建设西北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的英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1-25
第3版()
专栏:

自力更生的胜利凯歌
——建设西北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的英雄事迹
在幅员辽阔、矿藏丰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近胜利建成了我国西北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露天煤矿——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这个露天煤矿,是我国煤矿建设工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己勘探、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起来的。英雄的煤矿工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念念不忘路线斗争
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的建设,经历了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广大煤矿工人、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在建矿过程中,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作了长期的英勇斗争。他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奋战在风沙弥漫的戈壁滩上,夺取了一个个胜利。
九九○工程,是建成露天矿的关键工程。担负这项关键工程施工的是四○四号和四○七号两台电铲,每台电铲每天要挖装四千五百立方米土石方任务,相当于两千人一天的工效。但正在施工的关节眼上,四○七号电铲磨损到了限期,必须在今年五月间拆卸大修。矿里的机电修配厂没有大修能力,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只得将电铲拆卸,运到数千里外的内地去大修。这不仅要花费二十万元的资金,而且要耽搁时间一百来天,拖延露天矿的建设。怎么办?是运到内地修,还是自己动手修?
在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帮助下,机修厂革委会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家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伟大教导,愤怒声讨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电焊工王国成还激动地讲述了一场打破洋框框的斗争故事:文化大革命前,有一次,电铲勺斗的连接筒断裂了,工人们要求自己焊接,可是有个资产阶级工程师死抱住洋框框不放,扬言:“宁愿停工停产,也不能冒这个险。”电焊工人根本不理这一套,拿起焊枪就干了起来。焊接好的连接筒,一直使用到今天。谁说洋框框不能打破呢?
工人们说干就干,自修电铲的战斗开始了,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永远忠于毛主席的煤矿工人,为革命建矿,迎着困难上。在没有大洋设备的情况下,他们以小代大、以土代洋。在大修四○七号电铲中,出乎意料地发现三米直径的转盘铁道槽断裂了,而厂里最大的车床只能车直径一米八的部件。面对着新的困难,工人们坚定地回答: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他们边讨论,边在地上画草图,左画一个,右画一个,终于画出了一个蚂蚁啃骨头的新方案。经过十昼夜的艰苦奋战,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铁道槽终于制造出来了!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在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区,新建的坑口站和新、老剥离站构成的铁路运输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火车在这里来往通行,畅行无阻。这是广大工人和革命技术人员在矿革委会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它凝结着广大革命群众的无穷智慧,显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巨大威力。
过去,走资派大搞“专家治矿”,在这个运输系统上订了许多洋框框,设置了许多障碍,使新剥离站与西部排土场的一百多米之间,高低相差十几米,造成了无法接轨的恶果。那时矿里一小撮走资派把持了技术大权,把“专家”的设计奉若神明,工人们对这个方案不知提了多少意见,都被走资派打入冷宫。
矿革委会成立后,广大工人和革命技术人员狠批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遵循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伟大教导,坚决依靠群众进行设计改革,并立即组织了以老工人为主体、有革命干部和革命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设计改革小组。这个小组一成立,广大工人群众热情支持。他们满怀革命豪情地说:“毛主席把技术大权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为毛主席争光,一定要搞出新的铁道设计方案。”
一场新的战斗打响了,他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到现场边勘测,边设计,边画图。
经过多次的现场勘测,“三结合”改革小组终于从实践中初步制定出新的设计方案。新方案不仅能够加快工程进展,适应生产需要,而且还能为国家节约资金二十七万多元。经过群众热烈讨论和修改,新的设计方案产生出来了。
最大的战斗力是勇敢,不怕死
林副主席指出:“什么是最大的战斗力?最大的战斗力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是勇敢,不怕死。”
滑坡问题,是露天矿建设中常常要遇到的难题。过去,由于一小撮走资派和反动技术“权威”在这个露天煤矿的设计中照搬洋教条,造成了大面积的严重滑坡。滑坡长达二百多米,宽八十多米,高四十多米,需要处理的土方量七十多万立方米,严重地影响着露天煤矿的施工进程。革命工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冲垮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重重封锁,广大革命群众奋起毛泽东思想千钧棒,从走资派手里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部分权力。当矿革委会提出处理滑坡加快建矿速度时,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犹如火山爆发似的迸发出来。
滑坡地区,地势险要。站在坡底向上望去,四十多米高的长坡上,悬崖陡壁,巨石耸立,随时都有倾滚下来的危险,这给电铲作业带来许多困难。按照老办法,就得从上向下分层处理,投资多,时间长。在矿革委会组织大家讨论处理滑坡问题的会议上,工人们提出了一个革命的方案,这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采取从下向上拨岩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收效快,不用增铺铁道,又能适应工程建设的急需。但是,这种方法却带有危险性。
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煤矿建设工人,胸怀朝阳,志坚如钢,他们斩钉截铁地说:“前人不敢走的路,我们一定要闯;天塌下来我们顶,地陷了我们填;为了打通革命路,洒尽热血也心甘。”
工人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处理滑坡的战场上。今年三月初的一个夜晚,四○四号电铲正在险区紧张作业的时候,不料,白粘土层受含水层的影响,电铲里侧履带陷进了稀泥坑,动弹不得。这时刻,当班司机方松旺机警地向上瞭望,发现有一块三间屋大的巨石,悬在三十多米高的头顶上。他马上意识到,一场严重的险情将要发生,巨石在严重地威胁着电铲的安全。
在这一瞬间,他眼前又出现了司机室里的金光闪闪的毛主席语录:“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嗖”的一声跳下电铲,放大嗓门对大伙说:“同志们!快跟我来挖土,排除险情,把电铲开出去!”
经过十多分钟紧张而又镇静的战斗,挖出了腿肚深的稀泥,垫上了大量的石块,电铲开始移动了。司机方松旺开足了马力,电铲终于冲出了险区。正在这时,轰隆一声震天响,巨石夹着尘土从悬崖上铺天盖地滚落下来。
战斗在哈密露天煤矿的广大工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了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作出了贡献。现在,全矿广大工人和革命干部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煤炭生产不断刷新纪录,他们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