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葛针”不再扎手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2-05
第2版()
专栏:学大寨 谈心得

  “葛针”不再扎手了
  山东莒南县西书院大队革委会
俺大队第五生产队,是个后进队,几年来,一直是吃粮靠统销,花钱靠贷款。大队有些干部把五队当成“葛针”队,谁也不敢抓。
“葛针”队到底能不能抓,落后帽子能不能摘?大队领导班子针对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对五队进行了全面分析。五队的干部、社员大都是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他们听毛主席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土地条件好,劳力比别队多。可是过去我们一直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五队,没看到他们的积极因素,对抓五队存有怕苦怕难的思想,不想去、不愿去、不敢去。偶尔到五队,也只是训一训,压一压,没有分析五队的阶级斗争状况,没有认真去抓。通过分析,认识到不是“葛针”扎手,而是我们领导班子怕扎手。
根子找到后,大队干部认真作了斗私批修,在大队领导成员陈兰花同志的带领下,到五队和社员一起劳动、一起斗私批修,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抓阶级斗争,开展革命大批判,使五队的局面很快好转。陈兰花又抓住队长宋永参不想当干部这个问题,顺藤摸瓜,发现原来是阶级敌人在背后捣乱、煽动。陈兰花一方面帮助宋永参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和“老三篇”,进行回忆对比,启发他的阶级觉悟;一方面发动群众开展大批判,斗争躲在阴暗角落捣鬼的阶级敌人。这样一来,打击了敌人,树立了正气。宋永参工作大胆主动了。
在春季生产中,五队没把政治和生产的关系摆正,我们就组织五队的干部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使大家认识到,越忙越要突出政治,越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于是,五队的干部狠抓“天天读”、讲用会,使全队政治空气浓,劳动热情高,生产任务完成得很好。干部、社员精神面貌改变,推动了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今年夏天,五队的庄稼长势很好,丰收在望。可是七月初,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四十多亩庄稼被大水冲了。我们当时都为五队担心,怕“葛针”再扎起手来。这时,大队领导班子发动大家讨论:“大寨遭灾怎么样?在大灾面前是打退堂鼓还是打催阵鼓?”广大贫下中农表示要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灾害的革命精神,做到灾大人的志气更大,灾年也要夺丰收。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战,挽救了四十亩庄稼。结果,大灾锻炼了五队干部和群众,全队粮食产量比去年有很大增长,一跃成为先进队。干部们说:“‘葛针’队不再扎手了。”
五队由后进变先进的事实,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领导班子自身实现思想革命化,积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后进单位就能变成先进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