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 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福鼎县学大寨粮食亩产超《纲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2-09
第1版()
专栏:

  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 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福鼎县学大寨粮食亩产超《纲要》
据新华社福州八日电 福建省福鼎县革委会在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夺得今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了近一倍,平均亩产由去年的四百二十九斤提高到八百一十七斤,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福鼎县地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全县农业生产面貌长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直依靠国家供应一部分粮食。
党的“九大”以来,县革委会认真总结了过去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找到了农业生产上不去的关键问题在于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的程度不高。于是,县革委会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彻底批判了无所作为的思想。大家一致表示:狠下决心学大寨,一年摘掉“缺粮县”的帽子。
福鼎县百分之七十的耕地在山区和半山区。这些耕地能不能大面积改种连作稻,是全县粮食能不能大幅度增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分别深入到点头公社的大坪、白琳公社的棠园、南溪公社的玉石等大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他们总结了松阳大队红心生产队学大寨创造山区粮食高产的典型经验。这个生产队的领导班子带领群众大搞思想革命化,在条件很差的高山顶上实现了水稻连作,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零一十九斤。他们的经验使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夺取粮食高产的信心。原先主张“小步走,慢慢来,一年增一点,又稳又保险”的人,通过调查,深有感触地说:“差距在田头,根子在人头,关键在头头。”他们主动在群众中斗私批修。为了把领导的愿望变成群众的行动,县革委会发动全县干部和社员反复讨论,制定了今年的粮食增产计划,并带领群众苦干实干。
今年全县双季稻面积扩大以后,肥料跟不上。为了解决缺肥问题,在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的带动下,春节期间全县掀起了一个积肥、备耕的热潮。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全县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六千处,修建山塘水库六百多个,扩大了旱涝保收田三万多亩,改造了五万亩低产田,为实现全年粮食跨《纲要》创造了条件。
县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和“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的教导,总结了学大寨创高产的红心生产队的先进经验后,在全县大造革命舆论,反复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多次组织基层干部和社员到这里来学习,使全县掀起一个“远学大寨,近赶红心”的热潮。在抓典型的同时,县革委会还抓了粮食产量占全县一半的五十个重点产粮大队的工作,派出一百八十多个干部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驻队蹲点,切实加强领导。这样用“一面旗”、“六个点”,抓“五十个大队”带全县的办法,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不断深入开展,终于夺得了农业全面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