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红莲用草药(革命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2-19
第3版()
专栏:

红莲用草药(革命故事)
上海市金山县山阳公社新江大队 张道余 
上海市金山县枫围公社新新大队 朱俊明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光辉指示下,今年春天,上海郊区新卫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站,这是贫下中农的一件大喜事。
这个合作医疗站成立到现在快一年了。由于上靠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靠广大贫下中农支持,不但巩固了下来,而且有了发展。贫下中农称赞这个合作医疗站有“三好”:为贫下中农服务好;勤俭办站用草医草药好;有一个贫下中农信得过的“赤脚医生”——红莲好。
贫农女儿红莲,今年二十五岁。这个姑娘手勤脚勤思想好,粗细生活算头挑,串门踏户宣传毛泽东思想劲头高。当了“赤脚医生”后,她一面坚持生产劳动,一面背起药箱为贫下中农治病,关心贫下中农象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周到,贫下中农都称赞她。
可是红莲的妈妈李大娘却对红莲有意见。那时正是三夏农忙期间,有一天,李大娘患伤风感冒,热度三十八度七,红莲想替娘打针用药。娘问:“打一针要多少钱?”红莲脱口说:“四角八分。”李大娘一听,手臂缩了回去,说:“我不打了,我弄点‘板蓝根草’,煎点汤喝,一分钱也不要花。”
正在这个时候,大队党支部书记老三叔走来,他是听说红莲娘有病特地来看望她的。红莲娘一见老三叔,便说:“你来得正好,你是个当家人,红莲当‘赤脚医生’有点大手大脚,动不动就是打针,真是‘黄毛鸭子初下水,勿晓得天高地厚。’回想旧社会,那时我们穷人连肚皮也填不饱,生了病,哪里请得起医生,就用土药方治病,熬了过来。现在,托毛主席的福,办起了合作医疗站,但我们还要多为大集体着想着想,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啊!”老三叔听了不住点头说:“老阿嫂,你讲得对,合作医疗,我们一定要办好它!过去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把医院设在大城市里,依靠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贫下中农看病不方便,又要多花钱,社员们常说:‘救护车一响,一只猪白养。’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主席他老人家时时处处替我们贫下中农的利益着想,毛主席的恩情比海还深,我们永远也忘不了!”老三叔又对红莲说:“红莲啊!要办好合作医疗,一定要积极贯彻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既要保障社员同志的身体健康,又要注意少花钱、不花钱;‘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红莲听在耳里,记在心里。送走老三叔后,红莲一直在想:对呀,勤俭节约是我们贫下中农的本色,我没有考虑用草药为社员治病,动不动就打针,真是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于是,她就听娘的话,到外面掘了些“板蓝根草”,煎了汤给娘吃。
晚上,红莲在灯下又一次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联系思想找差距。临睡前,红莲不放心娘的病,摸了摸娘的额角头,热度没有了,再用体温表量了一量,体温正常。这时红莲高兴得跳了起来,说:“娘,这‘板蓝根草’真灵!”李大娘笑着说:“这就是土办法嘛!”红莲又说:“娘,要是大家都象你一样,为集体精打细算,那我们的合作医疗肯定会越办越好。”李大娘认真地说:“你这个丫头,贫下中农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还会两样吗?但还得要你这个‘赤脚医生’,多想点办法啊!”
从这以后,红莲到处打听土方、秘方,还到中药店里去向内行人请教。真是:“走出门外绿油油,要找草药遍地有。”
一天下午,红莲从公社卫生院开完会回家,走过水果摊旁边,看见有些桔皮、甘蔗皮,她拾拢了一大堆,把身上的一件花布衫脱了下来,把桔皮、甘蔗皮一包,背在肩上就走。她又看见河里一只网船把一小篮螺蛳壳“哗——”地倒在河滩上,她想:螺蛳壳磨成粉能治胃病,于是把螺蛳壳捧起来也包在花布衫里。经过理发店门口,看见里面有许多乱头发,她想:头发经过加工后可以止血,于是就向理发店同志打了个招呼,借了把扫帚,把乱头发扫拢后,又一起包在花布衫里。等她包满了一包,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红莲娘囡俩洗的洗,晒的晒,经过加工,瓶瓶罐罐装得满满的。社员来看病,红莲就用草药给治。为了方便社员,家里生了炉子,替社员煎药,社员出工前来看病,休息时煎好了,社员来吃药。广大社员高兴地说:“医院办到家门口,吃药看病不用愁,感谢恩人毛主席,革命生产有劲头。”
但也有一个人不相信,就是队里出名的“硬头颈”,叫阿根。他四十开外年纪,论劳动有一手,就是有点封建思想,认为姑娘家做医生,想出点花头用草药,他就不相信。有一次,他牙肉肿胀,面孔肿得老大。红莲说:“阿根叔,我来替你看看!”阿根“嗯”了一声说:“今朝我反正上街,到卫生院去看。”他宁愿自己花钱。后来,有一次他上街买酱油和盐,去的时候蛮好,回来时,不知怎么喉咙里一阵阵的痛。阿根想:不好,说不定生的是白喉。想到卫生院去看,天已经黑了,来不及,因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找红莲。“红莲啊,你快替我打几针,我可能是生白喉。”红莲拿起手电筒一照说:“不要紧!就拿你买来的盐和酱油来治。”阿根一听,急得跳起来说:“红莲,我只知道‘青霉素’能治病,没听说盐和酱油能治病!你本领再大,红酱油不能当‘青霉素’用呀!”红莲说:“你不是生白喉,是小舌头落下来。盐和酱油是能治好你这病的,为啥要用‘青霉素’呢?”阿根看红莲满有把握,勉强同意地说:“那末,试试看……”红莲就从阿根篮里撮了一点盐,叫阿根张开嘴巴,把盐点在下垂的小舌头上,然后叫阿根呷了口酱油,含在嘴里。过了几分钟,阿根嘴里咸不象咸,苦不象苦,实在耐不住,就把酱油咽到肚子里去了。红莲问:“阿根叔,喉咙还痛吗?”阿根结结巴巴地说:“好……好象不痛了。”从此“硬头颈”阿根变成了红莲的义务宣传员,他出去劳动时,还自动找草药,又成了一个义务采药员。
红莲自从用草药为贫下中农治病,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得到社员的信任,有的社员还主动把家中珍藏的秘方献了出来,广大社员也都积极投入采集草药的工作中去,因此红莲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三夏大忙告一段落后,红莲遵照毛主席“预防为主”的教导,对全大队社员作了一次大便化验。不化验倒呒啥,一化验,发现部分社员有蛔虫。公社卫生院得知这个队的病情后,特地分配了一批“驱蛔灵”给他们,并告诉红莲,这种药药价已大幅度降低,这是毛主席对广大劳动人民健康的最大关怀。红莲拿到这批药以后,她又想到毛主席“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如果能用草药来代替,把这批药节约下来,支援边疆、山区,支援世界革命人民,该有多好啊!可是用什么草药能治蛔虫呢?
这时,红莲娘收工回来了,红莲急忙把这件事向她娘讲了。李大娘说:“要治蛔虫,我倒想起一件往事来了:你四岁那年,我和你爹在地主谈老虎家当短工,你那时长得又瘦又黄,常常肚子痛,穷人家请不起医生,我听人家说,苦楝树能治蛔虫,我和你爹就剥了点苦楝树根的皮煎汤给你吃,到了晚上,你大便里拉下了一大堆蛔虫,后来你肚子痛的病就好了。”红莲听娘这样一说,高兴得跳了起来,说:“那我们就用苦楝树根的皮治蛔虫病。”说完,就朝家门前一棵苦楝树走去,但是又一想,苦楝树叶子连刺毛虫都不敢吃,肯定毒性强烈,人吃了会不会有副作用?因此两只脚不由得缩了回来。李大娘一眼看透了女儿的心思,于是走过来坚决地说:“红莲,娘也有蛔虫病,你先从我身上试试,如果成功了就推广,不成功也可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红莲还是不放心,又查了《赤脚医生手册》,看到上面也记载着苦楝树根的皮煎汤能治蛔虫病,就充满了战斗必胜的信心,动手从苦楝树根上剥了些皮,生起炉子煎起汤来。李大娘吃了苦楝树根皮煎的汤后,除了感觉有点小量恶心头晕外,其他都很正常,当晚就从大便中排出了几十条蛔虫。红莲高兴啊,好象打了一个大胜仗。
第二天,她正想把这个喜讯告诉老三叔,冷不防,慌慌张张地冲进来一个人。啥人?“硬头颈”阿根。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红莲,老三叔病了!一个小时前他肚子有点痛,我们叫他休息,他说不要紧,仍旧一手捂着肚子和我们一起挑担,当挑到第二担时,他就支持不住了,大家急得没主意,怕他是阑尾炎,你快去看看……”红莲一听,背起药箱就朝外跑。到了场地上,只见老三叔冷汗象黄豆大一滴一滴冒出来,红莲迅速地给老三叔进行细心诊断,发现痛的地方不在盲肠部位。她说:“可能蛔虫在肠道打结。”阿根一听是蛔虫,便说:“嗳,公社卫生院送来的一批‘驱蛔灵’正好派用场。”红莲便将自己娘吃苦楝树根皮煎的汤用来治蛔虫病的效果告诉老三叔,老三叔听后,知道红莲的意思,便说:“那很好,你快点煎了我喝。”红莲说:“煎的汤还有,不过你年纪大了,吃后可能有反应,怕你受不了。”这时,老三叔头上虽然仍在冒汗,可笑着说:“红莲啊,我在盘算,我们队里还有一些患蛔虫病的人,如果用‘驱蛔灵’要花很多钱,你找到了代用药,那不是一件大好事嘛!这钱倒还是小事,如果用代用品治好了蛔虫病,那就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备战的教育课,一旦打起仗来,有的病都可以用草药医治。”
正说话间,红莲娘把剩下来的苦楝树根皮煎的汤端了来,老三叔大口大口地把这汤喝了下去。到了下午,老三叔一下子从大便里排出了四十多条蛔虫。这一仗打得好!当天,就发动群众,大家动手,分头去剥苦楝树根的皮,煎汤治蛔虫。就这样,不到二十四小时就打了一场歼灭蛔虫的漂亮仗,没有用集体一分钱。
在歼灭蛔虫总结大会上,老三叔兴奋地说:“我们用土办法巩固和发展了合作医疗站,做到了抓革命,促生产,这是符合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的。这里应该大大表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掌好医疗卫生大权的‘赤脚医生’红莲,……”红莲听老三叔这么一说,连忙站起来,手里高举红宝书,激动地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这样做的,也是社员群众积极支持的结果。今后我要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医疗卫生工作搞得更好,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辈子,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立新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