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12-22
第3版()
专栏:

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一九六四年,刚满十五周岁的陆小萍高小毕业了。这个革命烈士的女儿,满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从南京市来到六合县建设公社圩湾大队谢庄生产队插队落户。
陆小萍刚到农村时,个子矮,力气小,锄头不会拿,担子挑不动,劳动一天,腰酸胳膊疼。可是她想,到农村是为了干革命,干革命就要迎着困难上,便自觉地在劳动中磨练思想。插秧大忙时,她和贫下中农一起,白天栽秧,夜里拔秧,夜以继日,不管多累,从不叫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阶级敌人煽动下乡知识青年向城市倒流。面对这种情况,陆小萍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她心明眼亮了,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道,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
一天,一个坏家伙走到小萍跟前,鬼鬼祟祟地说:“你是烈士子女,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把你逼下来的,应该回去造反。”
“不准你胡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走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
贫下中农说:“小萍做得好!我们坚决支持你。”
一九六九年,陆小萍被贫下中农推选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和扬州地区革委会常委。这一年的国庆节,陆小萍来到北京,登上天安门,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进入领导班子以后,陆小萍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辉教导,决心按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永远和贫下中农在一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进一步改造世界观。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陆小萍敢想敢干,朝气蓬勃,积极带领群众向阶级敌人进行战斗。这个大队的朱庄生产队原先是个后进单位。陆小萍主动要求到朱庄去工作。她组织社员办起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带领群众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使社员群众提高了阶级斗争觉悟,纷纷起来揭发和批判阶级敌人破坏集体经济的罪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全队社员团结一致,很快改变了后进面貌,出现了革命和生产的热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