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让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牢固地占领舞台——学习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亮相”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02
第4版()
专栏:

让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牢固地占领舞台
——学习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亮相”的体会
舒浩晴
京剧中的“亮相”,是一种富有雕塑感的舞蹈造型。它通过高度典型化的姿态和构图,在短暂的相对静止中集中地、强烈地展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在旧京剧中,“亮相”是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称霸舞台服务的,形式上也程式化了。在革命现代京剧中,“亮相”是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段。《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同志,遵循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伟大方针,批判了旧的内容,改造了旧形式,设计和安排了一系列优美的、崭新的、生气勃勃的“亮相”,生动地展现出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精神世界的共产主义光辉。
《智取威虎山》中英雄人物的“亮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高度的概括力,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亮相”的姿态、构图等,都服从于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主题思想,同时又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它舍弃了一些非本质方面的成份,对体现人物本质的方面则加以突出、强调和合理的夸张。请看第三场结尾的“亮相”:常猎户和常宝一前一后簇拥在杨子荣的身旁,一人拿斧头,一人持猎枪,杨子荣气宇轩昂地挺立在他们之间,他的战友申德华和钟志城立在身旁。看他们,肩并肩,心连心,目光炯炯地朝着一个方向,好象筑起一座攻不破的坚强堡垒,好象组成一道摧不毁的钢铁长城,整个造型是那样的严密、雄伟!这个“亮相”,把“深山问苦”这场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戏推向高潮,对这场戏作了生动的总结。这个“亮相”,使我们看到杨子荣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齐战斗,因而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看到千百万阶级弟兄在他身旁,所以不论在任何艰险的环境中,他都能志壮力强,战胜敌人。
杨子荣单人的“亮相”,也都生动地表现了勇敢豪迈、精细机智的英雄性格和无限广阔的胸怀。如第五场他唱到“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时,右手将马鞭迅速地转两圈,倒背在后,如持利剑;人向前挺立,左手有力地伸向左前方,使我们感到,杨子荣好象一把锋利的红色尖刀直插入敌人心脏。在唱到“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时,先是双手持鞭两头一拧“亮相”,接着右手持鞭由左向右挥动,抖转鞭鞘,猛指地面,左手敞衣“亮相”,使人感到杨子荣对面前即将开始的一场斗争有着必胜的信念;同时,象把人带到了胜利到来的时刻,我们仿佛看到杨子荣与追剿队、民兵里应外合歼灭了顽匪,捣毁了匪巢,鲜艳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威虎山巅。这些优美、凝练的造型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鼓舞。
第二,造型稳重、匀称,突出了主要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亮相”的造型要稳,摇摇摆摆不行,东倒西歪也不行。“亮相”是在“动”中取“静”,它是连续的、有节奏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每一“亮相”,都象一株顶天立地的栋梁松,高高地、牢牢地矗立在社会主义的舞台上。主要英雄人物“亮相”时,本身造型的平衡与和谐是最基本的一环,其他人物的形态要依据人物关系的性质作不同的变化,并为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服务。但是,整个舞台构图要匀称。烘托和陪衬是匀称的两种基本形式,表现着不同的人物关系。第一场结尾的“亮相”,杨子荣和申德华、钟志城、吕宏业在舞台左前方,杨子荣挺立,其他三人在他左方作较低的姿式;少剑波和追剿队其他战士在台右后侧作有前高后低坡度的队形,目光都向着杨子荣。整个造型有气势,很均衡,杨子荣的形象则居于最突出的地位,通过一层层的烘托,显得更加高大;同时,生动地表现了杨子荣与追剿队集体的关系。第五场结尾前,杨子荣在台中心前侧敞怀“亮相”,而匪参谋长在右后侧,双手把大衣紧缩在怀里,疑惑不安地打量着他。通过匪参谋长在位置、高低、姿态、表情等方面鲜明的陪衬,使得杨子荣的形象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从这个“亮相”中,感受到了杨子荣坚强豪迈的性格,仿佛看到他正坚定、勇敢、镇静地向威虎山昂然走去。
第三,生动新颖,丰富多采。在艺术创作中,必要的、适当的重复,对塑造英雄人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一再重复而无变化,就会削弱艺术的感染力。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前途的一个阶级。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生活的革命文艺,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应当是生动的、丰富的。《智取威虎山》中的“亮相”正是这样。一方面,在全剧中为杨子荣等英雄人物安排了各不相同的多种“亮相”。杨子荣在全剧中有二十余处“亮相”,内容和形式都互相区别。譬如同是幕闭前的敞怀“亮相”,第五场与第八场就不一样:第五场是双手向两边展开衣襟,然后放大衣,展臂整装,向左转身;第八场则是左手撩起衣襟,接着投之以强烈的追光,好似一座塑像。另一方面,每个“亮相”本身都是生动的,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丝毫不给人以僵化、为“亮相”而“亮相”的感觉。第一场杨子荣首次出场时,先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接着就是到少剑波的面前报告。这里如果单从形式考虑,安排一个长时间的“亮相”,就不合理,如果直接走过去,也不能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现在这种处理,既符合特定的生活环境,又鲜明地表现了杨子荣的性格。生动新颖、丰富多采,体现了多样性统一的规律。各个“亮相”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即统一在英雄人物的思想性格上。
第四,造型同音乐的完美结合。在旧京剧中,“亮相”都是用程式化的、束缚内容的“锣鼓经”配合的。《智取威虎山》则打破了这套旧框框,不但设计了崭新的锣鼓,使“亮相”更富有节奏性、更强烈,而且增加了管弦乐队的配合,用振奋人心、富有时代气息的旋律,使“亮相”的思想内容、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得到更深刻的揭示。这样,就使空间方面和时间方面、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外形和内心都达到和谐的统一,大大增强了“亮相”的表现范围和感染力。第一场结尾“亮相”时,乐队全奏杨子荣的正主调,这雄壮激越的乐曲,既使人增强了对杨子荣英武高大的形象的感受,又使人感到追剿队指战员正举着红旗、踏着冰雪、迎着狂风英勇地向前挺进。
《智取威虎山》中英雄人物的“亮相”,从舞蹈造型方面体现了“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这一原则,为我们在舞台上塑造高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提供了极其可贵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