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战斗在第一线的连队带头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3
第4版()
专栏:

战斗在第一线的连队带头人
工程兵某部三连副连长袁玉绪、副指导员滕胜训,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教导,在连队干部少、施工任务重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跟班作业,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那里最危险就朝那里冲。
去年春天,连长去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指导员又被调出,连干部只剩下副连长和副指导员,当时又执行着一项新的修筑水坝的任务。在平底坑挖到十几米深后,出现了块石层,大的足有二、三立方米。坝坡很陡,又没有吊车,怎么将这样多的块石运上来呢?
面对这种情况,袁玉绪和滕胜训有个共同想法:现在任务这样重,时间这样紧,困难这么大,干部可得“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坚守领导岗位,发挥领导作用,暂时不要再跟班劳动了。于是,他们在屋子里想出了许多搬运块石的办法,用滑轮、用吊杆……结果都失败了。这使他俩更加着急。三连,一向以啃硬骨头、打硬仗出名的。今天遇到这点困难,怎么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呢?晚上,袁玉绪和滕胜训带着这些问题,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明确了前进方向,他们重新回到了施工第一线。他们和以前那样同战士一道参加劳动,汗往一处流,劲往一处使,广泛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在实践中很快创造了用圆木滚动的运石方法,提前完成了修坝任务。从这件事中,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任务越重,困难越多,干部越少,越要坚持跟班作业,越要迈开两腿,扎扎实实地蹲到群众中间去。
在长期跟班劳动的实践中,袁玉绪、滕胜训深刻认识到:施工第一线是个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群众的活思想,往往在这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干部只有深入群众,跟班作业,把第一线作为“领导岗位”,才能真正做到对问题发现得及时,掌握得准确,解决得迅速。有一次,第二作业队正进行坑道施工,装碴机突然坏了,有的提出要领一台新的,有的主张等修好后再干,表现出“机器一坏,只好等待”的消极情绪。跟班作业的袁玉绪听到这种议论后,立刻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他脱掉棉衣,挽起裤腿,带头搬石头装车,决心战胜困难。在毛主席教导的鼓舞下,全队同志立刻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用人工装碴的作业效率很高。收工后,连的干部进一步想到:人与物的关系,平时看来似乎是早就解决了的问题,可是为什么一遇到具体情况,有的人却又糊涂了呢?毛主席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根据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党支部及时组织全连同志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突出政治的指示,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使毛泽东思想在同志们头脑中深深扎根。事后,同志们深有感触地说:“在关键时刻,连干部深入第一线,组织大家学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真是学到咱心坎里,这样学得深,用得活,永远不会忘。”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