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全面规划 分批展开 抓住重点 逐个解决 有步骤地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辽宁营口县革委会过细地做工作使先进经验在全县开花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6
第1版()
专栏:

全面规划 分批展开 抓住重点 逐个解决
有步骤地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辽宁营口县革委会过细地做工作使先进经验在全县开花结果
新华社沈阳十五日电 辽宁省营口县革委会在解放军支左人员的帮助下,遵照毛主席“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的伟大教导,在推广典型经验的过程中,全面规划,分批展开,抓住重点,逐个解决,使先进典型经验很快在全县一批一批地开花结果。
营口县革委会在推广典型经验中,经历了一段摸索的过程。这个县的水源公社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辽宁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大寨式的先进典型。这面红旗被树起来以后,县革委会的一些领导成员,急于让点上经验在面上铺开,很快做出了在全县开展学习水源人民公社活动的决定,并在水源人民公社召开了大会,号召学习他们的经验。可是,事后一检查,效果却不很显著,县革委会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认识到水源的经验之所以没有推广好,主要是因为没有按照毛主席关于“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导去做,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没有过细地做工作。县革委会重新讨论了在全县如何开展“远学大寨,近学水源”的活动,把全县十八个公社按工作基础和自然条件分成三个片,在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和西部水田地区,都先抓一至两个点,让不同地区的点带动不同地区的面,并把全县公社分成三批,逐步地推广水源经验。县革委会同时还精简了机构,合理地安排了人力,常委除在家值班的外,其余的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社、队中去,首先抓好三分之一。
在推广先进典型中,营口县革委会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狠抓活思想。他们对全县各公社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东部山区生产条件差,有“水源经验难学”的思想;中部平原是经济作物区,收入较高,吃返销粮,认为反正可以依靠国家,有些人对学水源的劲头不大;西部水田地区,与水源产量不相上下,有自满情绪,认为“水源经验没啥可学的”。怎样解决这个“难”、“靠”、“满”呢?军队代表、县革委会主任徐龙同志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产生“难”“靠”“满”的根本原因,是对水源经验认识不足,以为学水源就是学他们的大条田、大林场、大鱼池、大猪圈和大面积亩产千斤的高产田,而没看到这些都是水源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促进思想革命化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分别在条件不同的地区狠抓了学习水源革命精神好的典型,分批推广。如地处偏僻的东部山区、自然条件不好的吕王公社,在开展“远学大寨,近学水源”的活动中,大办了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家庭、院落、田间、工地都摆开了革命大批判的战场,人人争做新愚公,苦战一冬春,造林三千亩,栽树二百六十四万株,从海拔一千米的老轿顶山上背腐殖土,改良土壤,变石头地为丰产田。县革委会抓住这一典型,在东部山区逐步推广,不仅带动了东部山区,而且推动了中部平原地区,促进了西部水田地区,使全县学习水源的活动蓬勃开展。
营口县革委会在推广典型经验过程中,还非常注意首先抓好带头人。县革委会领导同志到周家公社去抓推广水源经验的工作时,发现这个公社革委会中个别成员有“唯条件论”的保守思想,错误地认为费多大劲也撵不上水源。他们便和公社革委会成员一起,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及有关的教导,大破了“唯条件论”,振奋了革命精神,公社革委会的许多同志说:“不是我们公社条件差,而是我们的思想革命化程度比水源差。”接着,公社革委会就组织人力到所属的青寨子大队去蹲点,大力宣传学习先进经验的重要性。在县、社、队革委会的领导下,青寨子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学习水源人民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修起三座大方塘,灌溉土地一千五百多亩,实现了一人一亩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获得了历史上特大丰收,由一个缺粮队一跃而为水源式的大队。青寨子大队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全公社学水源的活动。
营口县由于有步骤地推广先进典型,不断发展了大好形势。一年来,全县涌现出省、市、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三千八百余名,出现了片片有水源式的公社、社社有水源式的大队的崭新局面。最近,县革委会结合学习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认真总结经验,决心切实贯彻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的重要指示,积极而又慎重地做好斗、批、改的各项工作,夺取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