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千里雪山大变样——西藏扎东地区坚持革命大批判,革命和生产不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6
第4版()
专栏:

千里雪山大变样
——西藏扎东地区坚持革命大批判,革命和生产不断发展
西藏扎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前哨,是西藏解放较晚的一个地区。平叛前,农牧业生产一度遭到了达赖叛国集团的严重破坏。平叛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西藏的代理人,在扎东地区顽固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妄图复辟封建农奴制度,使生产发展受到阻碍,贫富两极分化一天天加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风暴,粉碎了刘少奇及其在西藏代理人的复辟阴谋。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必须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的教导,广大农牧民在家庭、牧场、田间、地头,大摆革命大批判的战场,狠批了刘少奇鼓吹的“剥削有功”、“阶级斗争熄灭论”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都做批判家。七十余岁的老人平措带病步行十余里参加批判大会。卡邦乡一年内开了五十多次革命大批判会,十二名苦大仇深的老年宣传队员,身穿新装,背着旧社会的破衣,走遍全乡的每个村庄和牧场,用血泪斑斑的苦难经历,愤怒控诉刘少奇的滔天罪行,他们走到那里,那里就擂响了革命大批判的战鼓。
在革命大批判的烈火中,广大农牧民愤怒声讨和控诉刘少奇及其在西藏的代理人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滔天罪行。他们说:“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毛主席的书是我们翻身求解放的书,谁反对毛泽东思想,谁就是西藏人民的敌人。”通过革命大批判,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八十岁的依比嘎多熟读“老三篇”。偏吉乡老阿妈木泽巴双目失明,仍勤奋学习毛主席著作,看不见就叫别人念给她听。归桑和央金是两个孤儿,几年来,她们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多次被群众评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阶级敌人把她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她俩和阶级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表达西藏广大农牧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七十四岁的却吉巴等四个老人编了一首献给毛主席的颂歌,歌词是:“饮水思源,忆苦思甜,三天三夜说不尽旧社会的苦啊!千歌万曲唱不完新社会的甜!共产党的恩情比海深,毛主席比父母还亲!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走一辈子革命的路。海可枯,石可烂,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永不变。”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通过批判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的谬论,农牧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吉隆区朗加村三户贫农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广大贫苦农牧民,以河北省三户贫农坚持办合作社为光辉榜样,发扬穷棒子精神,兴修水渠,扩大耕地面积,粮食年年增产,由缺粮村变为余粮村。
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广大贫苦农牧民无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大发扬。巴达原是嘎学乡有名的浪子。几年来,他坚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阶级觉悟大大提高,为革命放牛,浪子变成了忙人。他利用工闲时间完成四百多头牛的抓绒工作。接犊育幼大忙季节,他睡在牛圈,精心管理。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扎东地区贫苦农牧民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坚持用革命统帅生产,促进生产。一九六九年,他们战胜了虫、旱、雪、霜、雹等灾害,农业又获得了好收成,牧业生产已超过了平叛前水平。过去,加加农牧业生产互助组的十三户贫苦牧民,每年需国家供应粮食一万二千余斤;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他们以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同天斗,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同“私”字斗,终于在拔海四千六百五十米以上的高寒地区,试种青稞成功,平均亩产二百三十八斤,不但不要国家供应粮食,还卖给国家粮食八千余斤。偏吉乡群众不信天,不信地,一心信仰毛主席,他们战天斗地,大搞科学试验,在几千年来未动一锹土的荒山草地上开荒生产。一九六七年试种蔬菜成功,收菜二万余斤,有力地驳斥了雪线以上不能种庄稼的神话。广大农牧民幸福地唱道:“翻身农牧民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千里雪山今天大变样,不是我们的力量大,因为雪山上升起了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