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 广州工业战线为支援农业作出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17
第2版()
专栏:

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
广州工业战线为支援农业作出贡献
本报讯 广州市工业战线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进一步大力支援农业,试制成功了一大批农业机具,各种支农产品大幅度增长,为支援农业作出了显著成绩。
过去,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疯狂推行“利润挂帅”、“产值第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企业路线,使广州工业部门的工作长期未能转移到为农业服务的轨道上来,生产的农业机具少,产品价格高,质量低;只顾生产,不管维修。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曾专门召开了工业支援农业的会议,狠抓各级领导对支援农业的认识,要求工业部门把支援农业当作一件根本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接着,全市工业战线的各局、公司、工厂革委会纷纷举办工业支援农业的专题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展群众性的革命大批判。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学习毛主席有关工业支援农业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教导。组织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紧密联系本单位支农工作的实际,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肃清“利润挂帅”、“产值第一”等修正主义余毒。在革命大批判中,机电部门的同志们还深入批判了“大鸡不吃小米”和“三重三轻”(重通用机具轻农机、重制造轻维修、重主机轻配套)等错误思想。轻工部门许多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在革命大批判中克服了“支农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决心把支援农业当作自己的应尽职责,为支援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以后,焕发出支援农业的巨大政治热情和冲天革命干劲。许多单位认真调查研究了广东农村的特点,积极设计和生产适合广东农村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机具。广东拖拉机厂和广州拖拉机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试验,试制成功了体积小、操作轻便、转向灵活,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水田和旱地耕作和运输的轮式红卫牌——40型拖拉机。广州拖拉机厂革委会还组织了三结合的修改组,分别深入从化、花县等地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广泛征求广大贫下中农对拖拉机的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质量。广州第一机械制造厂和郊区机械厂等单位大力协作,试制成功并大量生产手扶拖拉机。广州自行车厂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设计制造了适合我国南方农村运输、可载重二百公斤的红棉牌双梁载重自行车。许多工厂大力设计、试制和生产半机械的农机具。三元铁木社在去年国庆节前夕试制成功了机动直播机,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广州力车厂生产的力车底盘装配成的手推车,轻便耐用,修理容易,可载重七百市斤,平原、山区都适合使用,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
广州一些工厂企业在支援农业中,认真改变了过去重主机、轻配件的倾向,生产了大批汽车、拖拉机、柴油机、水轮泵等机械的零件,源源供应各地农村。广大革命工人,还充分重视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广东拖拉机厂专门设立了一个农械修理小组,对农民送来的农械做到随到随修。第二轻工业局分布在广州郊区的厂、社,直接与附近生产大队挂钩,设立了六十一个修理点,热情为贫下中农维修农具和培训技术骨干,并经常深入农村巡回维修,仅在去年第一季度就巡回维修五百六十多次,修理农机具近六千件。
在支援农业的工作中,广大革命群众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人、要设备,大搞技术革新,解决人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的困难。广州塑料制品四厂,原来全是生产日用品的,从去年开始他们勇敢地承担了生产渔丝的任务。开始,有些人说:“生产塑料渔丝技术要求高,象我们厂的厂房设备这样简陋能行吗?”有的人主张向上伸手,要钱要设备。广大工人回答说:“为了支援渔业生产,为了打击帝、修、反,我们现在的生产条件虽然较差,但是,我们有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一面利用和改革原有的简陋设备,一面动手制造新的土简设备,制造了十台渔丝机,使渔丝很快投入了生产。他们大搞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先后实现了三十多项革新项目,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使渔丝生产飞跃发展。
广州工业战线广大革命工人和革命干部,在党的“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多快好省地生产各种支农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全省农业生产新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