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植树造林 锁住风沙 改造自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2
第3版()
专栏:

植树造林 锁住风沙 改造自然
甘肃黑泉公社绿洲、常青、林海三个大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沙漠边缘筑起绿色长城,农、牧、副业生产成倍增长。
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高台县黑泉公社绿洲、常青、林海三个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排除万难,坚持植树造林,取得了征服风沙,改造自然的巨大胜利。十几年来,他们在沙漠边缘营造了总长三十六里的防护林带,林地面积达一万五千亩,平均每人造林十一亩。现在,这条高大茂密的林带,把滚滚南移的流沙当头截住,改变了“沙逼人退”的历史。
造林防沙带动了农、牧、副业的发展。原来被黄沙吞没的土地,已经有一千多亩复耕,粮食亩产平均达到四百斤左右,比解放初增长了一倍;与此同时,大牲畜增长一倍多,羊增长两倍。一九六二年以来,三个大队的林业收入近十万元,先后支援了国家建设用的木料两万多根,支援外地树苗一百多万株,烧柴问题也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最近,这三个大队的贫下中农,又订出了五年造林规划,要把造林治沙的战线伸向沙漠腹地,并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改造自然面貌。
黑泉公社绿洲、常青、林海三个大队的东、西、北三面被巴旦吉林沙漠包围着,南面是宽荡荡的黑河。解放前,大风一起,黄沙象潮水一样滚滚南侵,沙向前移,水向后推,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被黄沙淹没,被洪水冲毁。在解放前的二三十年内,被流沙和洪水吞没的土地就有一千多亩,房屋七八百间。
一九五三年,这里的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决定植树造林,战胜风沙,改变自然面貌。他们要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长城,锁住狂风卷来的黄沙。十几年来,他们同天斗,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坚持植树造林,使林地面积年年扩大,风沙危害逐渐减轻。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小撮阶级敌人又跳出来妄图破坏林木。贫下中农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揭露和击退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贫下中农更加振奋了革命精神,他们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黑河水引上了十多米高的沙窝地区,开辟了七条渠道,长达三十七里,植树造林五千多亩,成活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超额完成了造林计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