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在劳动中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改造思想 上海工农兵船厂革委会新老干部狠抓自身思想革命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4
第1版()
专栏:

在劳动中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改造思想
上海工农兵船厂革委会新老干部狠抓自身思想革命化
据新华社上海电 长江航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农兵船厂革委会的新老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在劳动中注意认真改造思想,有力地促进了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各项工作也搞得生气勃勃。
这个厂革委会成立以后,就建立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但有一个时期,有的干部就只顾自己埋头劳动,出现了“参加劳动呱呱叫,群众思想不知道”的现象。
驻厂解放军支左人员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的教导,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劳动镀金论”。大家通过学习和大批判深刻认识到,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为了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促进自身思想革命化。认识提高后,新老干部都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劳动中自觉地注意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当群众的小学生。例如干部张毛弟,在劳动中经常和大家促膝谈心,帮助大家解决思想问题。
厂革委会成员还经常带着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在劳动中向群众请教,既做好了工作,又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这个厂有一段时间出现了浪费现象。老干部张永就向工人请教,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及时总结推广了机修班从狠抓革命大批判入手,积极培养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经验,加以推广,迅速消除了厂内的浪费现象。
这个厂的干部在和群众共同劳动中,经常得到群众的帮助监督。工人们发现干部的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也及时指出。这样,有的干部错误地认为,有群众的帮助监督,自身思想革命化就“保险”了,因而放松了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针对这个问题,厂革委会举办了一期干部学习班,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人人要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要有一时一刻脱离群众”的教导,并开展了“群众帮助和自觉革命的关系”的讨论。经过学习和讨论,大家认识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在群众的帮助监督下,自觉亮私斗私,才能实现思想革命化。
于是,干部们怀着强烈的自觉革命的愿望,到群众中去亮私斗私。厂革委会委员康保成,有一段参加生产劳动比较少,群众很有意见。钳工一班对他意见最多,他就主动到那里去参加劳动,听取意见。工人们批评他以往劳动是忽冷忽热。他根据群众的意见,从思想上狠挖根源,就是不愿当干部的思想在作怪,认为当干部太辛苦,因此工作一忙,就不愿下来劳动了。他在群众中亮出了头脑中的“私”字,并且回忆了自己在旧社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的悲惨情景,狠批了不愿当干部的错误思想,树立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当好干部的坚强决心。从此,在劳动中,他不怕苦,不怕难,和群众一起大搞技术革新。群众赞扬他说:“老康这样下去,我们就放心了。”
由于干部在劳动中自觉亮私斗私,继续革命觉悟大大提高,革委会的威信也更高了。
这个厂的干部在参加生产劳动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正在车间劳动,因为有了工作,被人拉走,劳动不能坚持下来。对于这种情况,开始有的干部只是在工作方法上找原因,想办法,但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厂革委会及时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有关教导,并具体地分析了“被拉走”的种种原因。大家发现参加生产劳动常被“冲击”,不只是工作方法问题,主要是思想方法有问题。有一个新干部,负责全厂的后勤工作,他事无巨细一把抓,结果忙得不可开交,反而群众还有不少意见。过去,他也觉得这种工作方法不行,但总是改不了。这次,他首先从思想上找问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的教导,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群众落后论”,看到自己过去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相信群众。思想一通,方法也变了,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工作做得更好,而且能坚持在班里参加生产劳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