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5
第4版()
专栏:

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一天,驻上海空军某部车管股长夏玉臣和战士们一起投入了紧张的修车战斗。有的战士就说:“夏股长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怎么能和我们战士一样干呢?还是休息休息吧!”这句话引起了夏玉臣的深思:当连长时,战士们没说我不能和他们一样干。为什么当了股长后,他们就讲我不能和他们一样干了呢?真的是我的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吗?真的是我不能和他们一样干了吗?不!而是我的职位变了,当了股长后,联系群众差了,思想和战士不一样了。夏玉臣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通过学习,他认识到:由于自己没有从思想上和战士打成一片,只是身入群众,没有心入群众,所以战士就不把自己当成贴心人。
去年,夏玉臣参加了汽车连训练新驾驶员的工作。他发现有的新战士没学几个小时就争着要开车。“为什么要争呢?”夏玉臣通过深入了解,原来个别新战士有急于学一套技术、找个‘铁饭碗’的思想。夏玉臣感到:如果新战士为革命开车的思想不扎根,方向盘就掌不稳,路就走不正,驾驶技术也就不能过硬。他就立即组织大家带着问题学习毛主席光辉的“老三篇”,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技术第一”和“公私溶化论”,狠斗找个“铁饭碗”的私心。使大家认识到:一个方向盘,两种世界观,为“私”字开车,越开越歪,为“公”字开车,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提高了,行动大变样,出现了一个思想上互相帮,技术上互相教的训练高潮。结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使这一批新战士成了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的驾驶员。
一次,夏玉臣查铺,发现一个新战士翻来复去睡不着觉。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夏玉臣的注意。第二天一早,他就主动去找这个战士谈心。原来,这个战士是因为刚到部队,对紧张、艰苦的生活还不习惯,产生了不安心部队工作的思想。夏玉臣就和这个新战士一起学习了毛主席有关我军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教导,一起忆苦思甜,一起谈保卫祖国,消灭帝、修、反的伟大意义。使这个战士认识到:为了消灭帝、修、反,解放全人类,越是艰苦越要向前,越是紧张越能锻炼人。从此,他安心了部队工作,刻苦练习杀敌本领,得到了连队干部、战士的一致好评。
夏玉臣在心入群众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心贴群众近,才能联系群众紧;干部不但要关心战士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关心战士的思想健康;生活上关心只能管一阵子,政治上关心才能管一辈子。
卫红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