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临危不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6
第5版()
专栏:

临危不惧
战斗在广阔的农村
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耕季节快要到来。在辽宁省凌源县四新公社向阳大队插队落户的本溪市知识青年,朝气蓬勃地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战斗,做好春耕准备,决心为夺取今年的农业丰收做出新贡献。
生产队为了修坝,在南山开山取石。装药、点火这活儿,可算是最紧张、最危险的了。下乡知识青年赵国立勇敢地承担了这个任务。“轰!轰!”一阵开山炮响过,大家发现崖子上那一炮没有响。等了一会儿,仍然没有动静。“我去看看!”赵国立一跃,奔向崖子上。其他五、六名社员一边招呼他“注意”,一边紧紧随后赶来。
赵国立赶到崖子上一看,炮眼的导火线还亮着火星。他明白了,导火线有一段没有药,所以不好过火。忽然,“吃”的一声,导火线猛然烧起来。赵国立一看,后面社员陆续走近了,躲避已来不及,阶级兄弟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紧急关头,只见他一纵身,跃上了石崖,用手死死地掐住导火线。拔,拔不下;掐,掐不灭。导火线不停地“嘶嘶”燃烧,眼看就要烧到雷管!在这关键时刻,赵国立猛地用牙咬住导火线,硬是把它拔了出来。
一场伤亡事故避免了。社员们赶来后,看到赵国立的嘴和手都被烧成了青黑色,一致赞扬他是“不怕死的小闯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