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思想哺育的钢铁战士——记共产党员、某边防部队新战士蔺庆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7
第4版()
专栏:

毛泽东思想哺育的钢铁战士
——记共产党员、某边防部队新战士蔺庆春
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着成千成万新战士茁壮成长。
年轻的共产党员、某边防部队新战士蔺庆春,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战胜伤残,重返战斗岗位,战士们赞誉他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钢铁战士”!
十九岁的蔺庆春,出身在一个工人家庭。万恶的旧社会,夺去了他一家三个亲人,挎着要饭篮子长大的父亲,又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军队,把他一家从苦难中解放出来。蔺庆春牢记阶级苦,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使他更加懂得了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去年春天,蔺庆春怀着“为革命政权扛一辈子枪”的赤胆忠心,斗志昂扬地跨进了人民军队的战斗行列。
呼啸的狂风卷起飞雪,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蔺庆春一连几夜在雪地执行任务,不幸身负重伤,失掉了左脚。入伍才一个月的蔺庆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医院里给蔺庆春动了截肢手术。过后,蔺庆春掀起被子一看,猛地一怔,左腿比右腿短了三分之一。顿时,一个念头闪了出来:“我还能重返战斗岗位吗?”可是,当他想起了毛主席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教导,想起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三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情景,决心战胜伤残,早日重返战斗岗位。
截肢后的当天,麻药的效力渐渐减弱,伤口的疼痛不断加剧,蔺庆春衬衣都被冷汗湿透了。护士送来止痛药,让他服下。他摇摇头,放在了枕边。
白天,医护人员几次来查房,看到蔺庆春手捧
“老三篇”,一字一句地读着。伤口的剧痛使他双手不住地颤抖。可是,止痛药仍然放在枕边。
夜间,医护人员又几次来查房,看到蔺庆春双眼凝视着毛主席塑像,伤口的剧痛使他周身不住地抽搐。可是,止痛药还是放在枕边。
护理员走到蔺庆春床边,轻声地说:“小蔺,把这片药吃下吧,伤疼会好一些。”蔺庆春倔强地回答:“越疼越磨炼意志。战胜伤疼,这也是革命战士的一个基本功啊!”
连队党支部派指导员来看望蔺庆春。他觉得这是组织对自己政治上的最大关怀。在新的考验面前,自己应该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让首长和战友们放心。他说:指导员,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而流血最幸福!我的伤好了,一定要重返部队,完成毛主席交给的战斗任务。
蔺庆春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就背着医护人员,拄着拐杖下地了。他刚刚站立起来,由于断腿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刷地一下子,伤口部位的动脉血管充满了血,小腿由红变紫,钻心地疼,但他仍是向前挪动。他绕着病房慢慢地走了一圈,回到了自己的床位,高兴地直喊:“我能走啦,安上假脚我就能回部队啦!”
但是,医生告诉他,由于截肢残端肌肉萎缩,最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安装假肢。蔺庆春向医生表示:“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锻炼,争取早日回到部队。”
一连几天,晚上就寝前,蔺庆春总是让护理员打一盆凉水来。开始,护理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当看到蔺庆春用凉水洗伤口时,护理员全明白了:他为了早日回到部队,在配合医生锻炼残肢。
“只要能重返战斗岗位,我愿把苦头全吃尽。”这是蔺庆春经常对战友讲的一句话。为了使断腿经得起摔打,蔺庆春一有空就坐在床上用一块木板击打断腿。愈合不久的伤口,刚刚长出嫩肉,截肢断面相隔薄薄的一层皮就是骨头。每击一下,都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额头渗出豆粒大的汗珠。就这样,蔺庆春硬是用木板在断腿上打出了一层厚皮,负伤部位萎缩的肌肉又渐渐发达起来。坚强的革命意志,打破了医疗常规。截肢手术后刚满两个月,他的伤口愈合情况,就完全达到了安装假肢的条件。
这天,假肢厂革委会和医院领导带领工人为蔺庆春安装假肢。蔺庆春激动得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工人师傅为蔺庆春安上了假脚,鼓励他说:“按照你的体格和伤势,一周就能丢掉拐杖。”蔺庆春笑着说:“按照革命战士的意志,我今天就能丢掉。走!现在就试试看。”说着,他把拐杖放在一旁,迈着刚安上的假脚,一直把工人师傅送上公共汽车。
重返战斗岗位的强烈愿望,使他更严格地按实战需要刻苦锻炼。第二天,天还没放亮,他就起床,走出四里多路,练习爬山。雨后,通往山顶的小路泥泞不堪。爬到半山腰,断肢残端磨得火辣辣的。越疼,他越加快步伐,终于爬到山顶。“上山容易下山难”,往下走的时候,断肢已经支配不了假脚,一步没迈稳,就滑出几米远,摔个仰面朝天。他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当他回到病房吃早饭时,简直成了个泥人。他天天这样坚持不懈,很快就锻炼得可以一口气走八里山路。
一天,在病房召开的讲用会上,许多同志表示要向蔺庆春学习。可是他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觉得自己锻炼伤肢虽然有了进步,在为伤病员服务方面却做得不够。于是他决定:要在为人民服务中继续加紧锻炼。
第二天,蔺庆春起得特别早。他给每个同志打好了洗脸水,刷干净了痰盂,又去打扫厕所;开早饭了,他又挑起几十斤重的担子上楼。假脚往上迈时还可以,右脚往上迈时,假脚就吃不消,但他一步不停,继续前进。毛主席关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教导鼓舞着他,终于把担子挑上了三楼。打这以后,他坚持每天为伤病员挑三次水,送三次饭,直到出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现在,蔺庆春又和战友们一道,坚守在保卫伟大祖国的战斗岗位上。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