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接过“小车”继续推——记水道杨大队的贫下中农发扬杨水才的彻底革命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0-01-27
第4版()
专栏:

接过“小车”继续推
——记水道杨大队的贫下中农发扬杨水才的彻底革命精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同志的彻底革命精神,激励着杨水才同志家乡水道杨大队的贫下中农,人们中流传着一句话:“接过杨水才的‘小车’继续推”。在水道杨,从十几岁的少年儿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个个激情满怀,人们高声背诵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英雄闯出英雄路,英雄人民绘新图。寒冬腊月,水道杨二百四十名男女社员,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兴修水利的工地上,掀起了热火朝天的革命竞赛。喜看今日水道杨,荒岗秃岭换新装,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图,正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水道杨党支部在继续战斗
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杨水才同志生前战友、大队党支部书记岳建智,在北京见到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
岳建智心情激动,热血沸腾,他回忆起与杨水才并肩战斗的历程,站在中南海,手捧红宝书,庄严宣誓:“杨水才同志一生为革命,‘小车不倒只管推’,我们要接过‘小车’继续推,一直推到共产主义!”毛主席和林副主席接见岳建智的喜讯传到水道杨,贫下中农奔走相告,一片欢腾,人们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他们把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化为巨大的动力,在水道杨大地上,进一步展开了治水、治岗、绿化的战斗。
杨水才同志逝世以后,党支部委员、大队长岳建智,怀着悲痛的心情,擦干了眼泪,踏着杨水才同志的足迹,同贫下中农一道,为改变水道杨面貌继续战斗。水道杨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一致推选岳建智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当选的那天晚上,岳建智又激动,又不安,想了很多很多。当他想到杨水才同志生前经常给他讲的那句话:“过去咱贫下中农受苦,就是因为我们手里没有权。今天,毛主席给了我们权,贫下中农给了我们权,我们一定要掌好这个权。”他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深更半夜,跑到杨水才同志墓前,表示决心说:“水才同志,你放心。我决心生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战斗,死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献身。”
岳建智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始终象杨水才那样,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纲,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去年秋天,他同其他支部委员一起,狠抓了阶级斗争,发动群众进一步清查了破坏学大寨的暗藏的阶级敌人,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贫下中农进一步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一致表示:“我们学大寨决不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
怎样才能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阶级斗争指挥部?岳建智象杨水才同志那样,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他带动支部委员们象杨水才那样,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老三篇”,晚上用“老三篇”检查自己一天的工作。他们每人每月至少劳动二十五天。经常请老贫农参加支委会,听取群众批评意见,主动斗私批修。社员们说:“大队党支部,红旗举得高,路子走得对,他们学习杨水才同志的革命精神,是我们的好带头人。”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水道杨大队党支部团结一致,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紧紧地依靠广大贫下中农,推着杨水才的“小车”,继续革命,永远前进。
他是“活着的杨水才”
水道杨人民以杨水才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不断涌现出“宁肯为公前进一步死,决不为私后退半步生”的英雄人物。复员军人张喜中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喜中刚从部队复员回来时,在杨水才同志的帮助下,劳动走在前,工作干在前,对敌斗争站在前,思想进步很快。但他一九六六年入党以后,由于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逐步滋长了怕苦怕累的思想,群众选他当干部他不愿干。去年四月,在公社举办的整党建党学习班上,他想起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建党纲领,用新党章规定的党员五条标准对照检查自己,他说:“水才是复员军人,我也是复员军人;水才是共产党员,我也是共产党员;水才是贫农的儿子,我也是贫农的儿子;论年纪,我比他年轻;论身体,我比他壮实;可是水才同志牢记阶级苦,念念不忘革命二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劳动人民着想;而我却怕苦、怕累,不愿当干部。”张喜中越检查,越感到对不起毛主席;越检查,越感到是中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流毒。他在斗私批修会上坚定地表示:“要革命,就不能怕苦;怕苦,就不能革命。只要是革命的需要,我愿把苦吃够,把汗流干。就是牺牲自己也心甘!”
毛泽东思想给张喜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后,他自觉地在艰苦环境中锤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去年八月的一天,他正和几个社员栽电线杆时,忽听“轰”的一声响,旁边一眼机井塌了,看机器的社员杨清顺同机器一起掉进井里。张喜中看到这情景,几个箭步跑上去,顺手拿起架电线的绳子,往树上一拴,就跳到井里。当他把杨清顺抢救出来后,看到抗旱用的电机还在井里,这时井壁已经大块大块的往下塌,井上的人惊呼:“危险!快上来!快上来!”但他脑子闪过毛主席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教导,便迅速而又沉着地在井下奋战着,直到把电机捞上来。就在他离开井口的一刹那,这眼机井就全部塌了。在场的社员深受感动,齐声称赞他是“活水才”。
要象杨水才那样时刻想着革命二字
在水道杨,无论年轻一代或老一辈的贫下中农,都在杨水才同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搞好思想革命化,改天换地,英勇奋战。
贫农社员岳石头,今年七十六岁了,在旧社会他饱尝阶级苦,解放后才翻了身。他对党对毛主席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毛主席的话,他坚决照办。一九五三年,他和杨水才一道办了第一个互助组。十几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岳石头和杨水才始终战斗在一起,曾帮助杨水才想了许多好办法,提了许多好建议。杨水才认为岳石头“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阶级敌人充满仇恨,对集体充满热爱”,不论办啥事总是先找他商量。因此,水道杨的贫下中农都称岳石头为“老参谋”。
就是这个“老参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刻苦地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杨水才同志逝世后的第二年,一九六七年三月,生产队长由于受了刘少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毒害,不敢挺起腰杆抓生产,眼看春播就要受到影响。这时“老参谋”挺身而出,一方面耐心帮助队干部站起来革命,一方面把指挥生产的重担挑了起来,遵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教导,领导社员夺取了革命和生产的双胜利。
去年秋天,水道杨开始了新的挖塘治岗的战斗,贫下中农把岳石头选进大队“参谋”班子。治岗战斗中,他向青年挑战,干在最前面,社员看他汗流浃背干得欢,齐声赞扬他是“活愚公”。他豪迈地回答说:“杨水才说要时刻想着革命二字。要革命,就得象杨水才那样,‘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干下去!”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干下去!”这是水道杨全体贫下中农的声音。水道杨的人民决心沿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航向,革命加拚命,用自己的双手,把杨水才生前绘制的改变水道杨面貌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