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高西沟治山建良田 穷山沟变成富山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2-05
第2版()
专栏:

高西沟治山建良田
穷山沟变成富山庄
高西沟位于陕北米脂县无定河流域,全大队六千亩土地,分散在四十架山和二十一条沟。解放前,这里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一遇暴雨,肥沃的表土大量流失,土壤越来越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景平均亩产不到四十斤。群众形容这里是:“山上光秃秃,沟底浑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
解放后,高西沟的贫下中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生产得到初步发展。一九五八年,在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他们决心治山治沟,控制水土流失,建设梯田,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这个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少数有保守思想的人的反对。他们说:“山是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人怎么能修平?山高坡陡顶子尖,要打粮食靠老天。”贫下中农回答说:山和沟都是死的,人是活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治一坡少一坡,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七年,总可以把山治好。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贫下中农和社员冒着严寒,登上孙家梁,开山治沟修梯田。经过一冬的艰苦奋斗,修成水平梯田七十亩。第二年,梯田里长的庄稼,获得丰收,粮食每亩产量由过去的四十斤增加到三百斤。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有保守思想的人,更加鼓舞了贫下中农和社员治山治沟修梯田的积极性。他们利用夏收前后和秋收后的农闲季节,集中大批劳动力上山,大搞水土保持;利用雨后的短暂时间,突击加高坝埝,修补梯田,做到保持水土与搞好当年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六四年,全大队在一百四十四亩梯田上种的高粱、谷子,平均亩产达到三百一十四斤,其中三亩六分地亩产七百零二斤,创造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一九六五年,陕北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高西沟大队由于年年大搞水土保持,耕地抗旱能力加强,大旱之年夺得了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超过治山治沟前的水平。这一年,高西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还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修成了一座淤地坝,为进一步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高西沟的贫下中农和社员从多年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只有按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的伟大指示办事,才能改变黄河中游山区的落后面貌。他们从治山治沟入手,充分利用流失的水土,拦洪筑坝,修建梯田,不仅有利于发展当地农业生产,还可以大大减少冲积到黄河的泥沙,为治理黄河贡献力量。他们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改变广种薄收的旧的耕作习惯,大搞水土保持工作,因地制宜地拦洪淤泥,治山治沟修梯田,并且总结出“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积极修建基本农田”的一套经验。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基础上,他们大力种草,适当造林,林草养畜,畜肥养田,农林牧副互相促进,全面发展。这些方法逐年推广后,收到了显著效果。这些年来,高西沟大队在二十一架山上共修水平梯田六百二十亩,打坝一百二十座,已利用坝地一百二十亩;造林一千零八十亩,两架山上实现了绿化,其他山上种草面积已达三分之一。由于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积,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全队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十多万斤,提高到三十三万三千斤。治理前年年吃国家供应粮,治理后年年有余粮。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四年来,全队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十多万斤,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