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高明”的办法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2-24
第3版()
专栏:

“高明”的办法从哪里来?
解放军某部团长 张玉岗
一次,部队执行一项重要施工任务,党委分工让我负责。正当施工进入紧张阶段的时候,运渣的两台电瓶车却经常发生掉轨故障。这样一来,渣不能及时运出,卡住了工程的“咽喉”,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为了解决电瓶车掉轨的问题,我坐在办公室里想来想去,想不出好主意,只好从连队组织一部分棒小伙子,车什么时候掉了轨,什么时候往上抬。结果效率很低,浪费了人力,战士们很有意见。
为什么这个问题总是解决不了呢?毛主席教导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
‘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事情正是这样。问题发生以后,我没有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而只是一个人在房子里冥思苦索,结果必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我就迈开双脚,从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和战士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发动群众人人献计献策,广泛听取战士的意见,并仔细观察和分析电瓶车掉轨的规律。一次,我在工地上开“诸葛亮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个不停,细致地分析了电瓶车掉轨的原因。有的说,路基不牢固的地方容易掉轨,因为这些地方土质软,铁轨上下颤动,引起电瓶车的颠簸;有的说,下坡的地方容易掉轨,因为下坡车子速度快,再加上载重量大,不好控制;有的说,拐弯急的地方容易掉轨,因为车身长,拐弯不灵活等等。
同志们的发言,我觉得句句在理,心里十分高兴。我带着这些问题,又深入实际,仔细观察,终于摸到了电瓶车掉轨的规律,和同志们一起订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一是用石子加固路基,增强铁轨的稳固性;二是车子下坡时注意控制速度,并在铁轨上撒些沙子,加大摩擦力;三是在铁轨的拐弯处涂上润滑油,增强电瓶车拐弯的灵活性,并注意拐弯时放慢速度。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果然解决了电瓶车掉轨这个“老大难”问题。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我注意向战士学习,请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整个工程不断地加快了进度,顺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育。为什么遇到问题,往往习惯于自己冥思苦索地绞脑汁,却想不到要到群众中去,同群众商量,向有实践经验的战士请教呢?这不仅是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革命化的问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是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还是以领导者自居,自以为比群众“高明”,自己说了算?这是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战士们不仅解决了电瓶车掉轨的问题,而且帮助我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毛病,认识到骄傲自满这种毛病对于革命事业的危害性。实践教育了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领导是不是“高明”,主要不在于自己“点子”多不多,而在于能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作为领导干部,只要我们谦虚谨慎,虚心向群众学习,遇事同群众商量,就一定能够同群众一起,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