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拾零拣碎为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3-01
第3版()
专栏:

拾零拣碎为革命
云南个旧市废品收购门市部
为人民服务就有出息
我们门市部,共有十二个收购员,担负着市区的废品收购任务。刚接触废品收购工作时,有的同志认为:成天和破烂打交道,没出息。有个青年分到门市部来,见了熟人脸就红,上街走路低着头,要求调动工作。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军支左人员帮助我们办起了学习班,活学活用“老三篇”,提高大家的阶级觉悟,解决了“为谁站柜台,为什么收废品”的问题。哈尼族收购员李兰芬,回忆起七岁就给土司当丫头,拣烂菜头充饥,拾破布片御寒的苦难史。她说,旧社会拣破烂,在我的经历中,刻印着劳动人民的血泪仇,记下了剥削阶级的罪恶账;新社会收废品是革命的需要,是光荣的革命岗位。她自觉地批判了不安心工作的错误思想,决心为革命做好废品收购工作。经过学习,大家认识到:革命的需要就是前途,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出息。不是废品收购工作低人一等,而是我们的思想觉悟差了一大截。一致表示:为建设社会主义多添一砖一瓦,为革命多发一分光和热,我们甘愿收一辈子废品,当好人民勤务员。
心中有了红太阳,收购工作有方向。思想觉悟提高后,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为国家收购了不少的废旧物品。可是,过了不久,发生了这样一桩事情:我们把收购来的废胶鞋送到加工单位去,他们提出:为了便于加工,废胶鞋都要撕掉衬布。我们根据这个意见,贴出了一张“通知”,规定交售废胶鞋都要撕掉衬布,不合“标准”的就不收。这个“通知”一贴出,几天内收购数量就大大下降。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反复学习了光辉的“老三篇”。毛主席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原来我们这样做,表面上好象是对工作负责,其实,是怕苦、怕脏、怕累的思想在作怪,店门打开了,思想上为人民服务的门并没有打开。于是,我们改变了这种经营作风,怀揣红宝书,脚蹬三轮车,随身带着剪刀,跑遍了全市的每个工厂区和居民段,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边收边拆边整理,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
一天,昆明灯泡厂需要废玻璃。当时,正碰上我们店里没有废玻璃。我们想:革命和生产的需要,就是战斗号令。几个女同志马上投入寻找、收购废玻璃的战斗。听说一个单位附近有一堆废玻璃埋在地下,我们立即去刨。在工人老大哥的帮助下,把埋了四、五年的废玻璃一小块一小块地刨了出来。接着,又在一条阴沟里,发现堆积了不少碎玻璃。大家毫不迟疑地挽起裤腿,卷起衣袖跳下去,把废玻璃从污泥中掏了出来,冲洗干净,给工厂送去。工人同志激动地说:“你们送来的不仅是废玻璃,而是完全、彻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颗颗红心。”
节约新风传万家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全店职工热情地为革命收废品,每天空车出,满车归,收购品种日益增多,数量直线上升。有的同志便认为:废品收购得越多,“勤俭建国”的方针越落实,因此,把稍加缝补还可以穿用的衣物也当作废品收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展开了讨论。李兰芬同志从废布堆中挑出一件旧衣服对大家说:“解放前穷人哪能穿得上这种衣裳?现在当废布处理真痛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一致认为:衡量收购工作的好坏,不能只看回收废旧物资的多少,而要看是不是贯彻落实了毛主席的“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伟大方针。把还可以用的东西当废品收来,这不是节约而是浪费。于是,收购员走到哪里,就把毛主席的“勤俭建国”的伟大方针宣传到哪里,把收购工作的过程作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传播节约新风的过程。
有一次,我们从一家缝纫厂收购来几大包碎布头,解开一看,里边夹杂着一百多片巴掌大的小布块。这样的布块,不能做衣袋,也能垫衣领,怎么能把它当作废布处理?我们就和缝纫厂的同志一起座谈,共同学习毛主席关于“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教导,缝纫厂的同志表示:一定要把毛主席的教导牢记心间,一裁一剪要在节约上细下功夫,一针一线要为工农兵精打细算。他们把小布头带回去作展览,在全厂掀起了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
每天有很多小朋友来门市部卖废品,有的孩子卖废品得了钱就拿去乱花。我们想:孩子们幸福地生长在红旗下,但是资产阶级思想不时地会侵袭他们,不能收物不问效果,见人不问思想。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也有责任。从此,我们在收购的过程中,注意对孩子们进行毛泽东思想教育。
在拾零拣碎的平凡工作岗位上,我们从不安心到安心,从安心到热心,做出了一点成绩,全靠光辉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