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植树造林 锁住风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3-14
第4版()
专栏:

植树造林 锁住风沙
河南省鄢陵县从一九六六年起,大搞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五年来,全县植树四千多万棵,营造用材林、果木林等八万多亩。初步改变了鄢陵大地的面貌,而且发挥了固堤防洪,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加上兴修水利等措施,大大促进了粮、棉增产。全县木材的蓄积量,不仅可以满足集体和社员的用材和烧柴,而且开始给国家提供了一些木材。林业的发展,使青饲料(树叶)大大增加,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鄢陵县在豫东平原。过去没有植树造林,农业生产受到风、涝灾害的威胁,粮食产量很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鄢陵县革委会继续狠抓植树造林,他们向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力宣传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大讲植树造林对“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组织干部和群众到造林较早的先进单位彭店公社查家大队参观学习。查家大队地处黄泛区。这里风沙大,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一九六三年,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农、林、牧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教导,每年坚持造林。全大队已有“四旁”树三十九万多棵,成片林四千六百多亩,有效地控制了风沙。粮食亩产由过去五十多斤增加到四百多斤,棉花亩产由过去十几斤提高到百斤以上,还向国家提供了很多木材,社员的烧柴问题也得到解决。这个大队的变化,使许多社、队受到鼓舞。马坊公社有个大队的党员干部参观回去后,立即带领群众白天搞春耕,夜晚打灯栽树。他们大干几个冬春,栽树四十多万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绿肥,改变了过去缺肥的状况,促进了粮、棉增产。
老梁大队经常遭受风、涝灾害,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队党支部率领广大社员群众狠抓植树造林。为了抢季节,他们白天搞农业生产,晚上造林。不到三年,这个大队造林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减弱了风灾,促进粮食增产,还解决了社员的烧柴问题。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