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天山雪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3-16
第3版()
专栏:

天山雪莲
红柳不畏干旱,
青松傲视严寒,
毛泽东思想哺育的“伐木姑娘”,
象雪莲一样扎根在天山。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随着阵阵歌声,几个矫健的姑娘,赶着牛,拖着一根根木材,穿梭在冰山雪岭。她们是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林业队的四个青年女伐木工。
去年,她们中学刚一毕业,就怀着保卫祖国、建设边疆的强烈愿望,从乌鲁木齐来到马场。当她们被分配到林业队时,已是飞雪满天舞,丛山披银装的严冬季节了。
老队长王文贵看到四个英姿飒爽的姑娘,高兴地说:“好啊!你们来得正好,又为咱们林业队增添了‘四员女将’!”说着,就把姑娘们领进队部。
老队长是个久经风霜,苦水里泡大的人,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新同志踏上林区这块土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光辉的“老三篇”;第二件事,要开个忆苦思甜会;第三件事,领着大家看看天山的林海雪原。今天,更是照例不误。学了“老三篇”后,老队长就讲起旧社会的血泪史。
屋内,一杯杯浓茶冒着热气。老队长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气,风雪腊月天,挎篮讨饭的苦难家史,激起姑娘们对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和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她们抹去泪花,攥紧拳头,暗暗地立下了誓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们走定了,坚决在冰山雪岭扎下根。
在老队长的带领下,姑娘们兴致勃勃地爬上了山头。她们的心,被这松树如海、白雪皑皑的壮丽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老队长风趣地说:“哈密有大粒的葡萄、香甜的瓜,咱们这儿却盛产红松和冰雪疙瘩。”姑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队长,我们在这儿接受再教育,那可是得天独厚,我们决心在这儿扎根开花。”
夜降临了。木排房内的油灯闪闪发亮。“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毛主席的教导,把姑娘们的心田照得通亮通亮。她们边学习边讨论,小木房顿时沸腾起来。
“毛主席最信任我们,我们要为毛主席争光!”
“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做第一代的女伐木工!”
夜深了。她们越谈越贴心,谁也没有睡意。年龄最小的小胡,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咱们找老队长去,明天就上山牵牛拉木头。”
老队长同意了她们的请求。清晨,姑娘们迎着灿烂的朝阳,踏上厚厚的积雪,一路响鞭一路歌,向深山挺进。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牵牛运木的事,对这些女知识青年来说并不简单。开始,不会牵牛,牛不听使唤,拉着一根粗大的木头,不是撞牛腿,就是碰自己的脚。人走在前面,牛走不开;人走在后面,下坡冰雪道,人又追不上牛。弄得她们上气不接下气,浑身都是冰雪,棉衣冻得梆梆硬,里面的汗水却湿透了衣衫。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姑娘们有的被木头碰破了腿,有的压了脚,每个人都摔了好几跤。晚上,她们就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总结经验教训,并向老伐木工请教。就这样,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她们终于练出一身硬骨头,一双“飞毛腿”。每天坚持运十趟木头,跑六、七十里的冰雪山道,为祖国拉运着大批木材。
去年十一月,大雪下个不停,把深山野岭封得严严实实,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队领导决定把五纵沟的木材拖运下来。五纵沟这个地方山高坡陡,风大雪深,路程较远。姑娘们知道后,心想:这是锻炼咱们的极好机会,我们决不能放过。她们征得领导的同意,立即出发了。
五纵沟真是名不虚传。几个姑娘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没膝深的大雪,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抬头望,冰峰陡峭,林涛呼啸;低头看,冰崖百丈,沟深壑长。每前进一步都有困难。怎么办?姑娘们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手牵牛,一手扒雪,勇敢地前进。在上山时,遇到冰坎,人上去了,牛上不去,她们就拽牛,可是牛一打滑,连人也拽下雪坑。她们拍拍身上的积雪,继续战斗。不知翻了多少跟斗,才到达冰峰。下山时,拉着木头,困难更大。坡陡冰滑,木头又重又长,牛猛地一拉,经常是在雪坡上“坐飞机”,闹得个人仰牛翻。但是千难万难,难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女伐木工。她们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道道艰险,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人们赞扬她们是“盛开在冰山雪岭的四朵雪莲花!”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