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前进在与工农相结合的大道上——访下乡知识青年侯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5-06
第4版()
专栏:

前进在与工农相结合的大道上
——访下乡知识青年侯隽
(一)
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访问了为广大知识青年所熟悉的、正在北京治病的侯隽。
一天,我们来到北京某医院侯隽的病房,正赶上侯隽不在,同室的一位病人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就热情地对我们说:“侯隽是个好青年,前些天,她给我们作了一个报告,谈她下乡九年来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体会,讲得可好啦!她现在是河北省宝坻县革委会常委、窦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挑重担哪!”
正说着,侯隽推门进来。她听到对自己的赞扬,谦虚地说:“可别这么说,我还差得远哩。”
接着,侯隽向我们谈起了她刚当干部那阵子发生的两件事。一次,她在省里开完会回来,跟贫下中农一块去捣粪,一位大娘问她:“侯隽,你也去捣粪哪?”又有一次,生产队长派活,问她:“侯隽,你想干点啥?”
侯隽可是个有心人,这两件事,就引起了她的深思,她想:过去我跟大伙一块去捣粪,大伙感到很自然,这次为什么感到奇怪呢?过去,队长派活,总是让我去干这干那,现在为什么问我想干啥?这一个“也”字,一个“想”字,不正说明我当干部后,开会多了,参加集体劳动少了,联系群众差了!这样下去,不就要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于是,她建议大队党支部开门整风,请贫下中农给她提意见。整风会上,侯隽深挖了自己思想上存在的“下乡早,进步快,入了党,当了干部,接受再教育差不多了”的骄傲自满情绪。
她深有体会地对我们说:“从这两件小事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思想改造没有止境,接受再教育不应该有尽头;改造世界观贵在自觉,接受再教育要主动、虚心、严格。”
同屋的病人听侯隽这样虚心地检查自己,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我们看侯隽不错,有了贫下中农的本色,她到这里后,和我们一起“天天读”,开讲用会,找大伙谈心,鼓励大伙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她还经常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梳头洗脸、打水买饭,扫厕所,倒痰盂,样样都干。
侯隽在旁听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还有啥说的。
我们本想听侯隽谈谈自己的先进事迹,但她非常谦虚,闭口不谈。
第二天,我们就到侯隽的家乡窦家桥访问。
(二)
窦家桥大队,有一百一十二户人家。一进村,就看见社员们在地里追肥、浇水。一眼眼机井喷出白花花的水,顺着蛛网似的渠道,流入葱绿的麦地里;村旁,行行杨柳挺立;村里,排排瓦房整整齐齐,拖拉机、粉碎机、碾米机隆隆轰响,满槽满圈的骡马牛驴和肥猪个个滚瓜溜圆。入夜,家家喇叭响,户户电灯亮。社员们围在喇叭下,听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坐在明亮的电灯下,读毛主席的著作。
然而,过去的窦家桥却不是这样,远的不说,就看他们九年前为侯隽准备的屋子吧:那是一个宽不过八尺,长不过丈余,伸手就摸到房檐的又小又矮的土房,土炕占了大半个房间,余下的地方,放个锅碗瓢盆后,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当时,全村的房屋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小土房。侯隽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坚定了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
一九六二年,党和毛主席发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伟大号召。当时,侯隽是北京良乡中学高中毕业生,她本来立志当一名文学家。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唤起了她强烈的反响,她想,革命青年的理想,应该与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崇高的理想融合在一起;个人的志愿,应该与党的需要、革命的需要结合在一块。于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升学的打算,离开了家庭,到窦家桥安家落户,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那时的窦家桥,是一个“春季白茫茫,秋季水汪汪;保种不保收,亩产半石粮”的贫穷地方。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对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侯隽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些人担心她在农村吃不了苦,呆不长。侯隽坚定地说,我是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是来享福的。窦家桥穷,我们可以用双手改造它,建设它,使它由穷变富。她写了一副对联:“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贴在那小土房的门框上。从此,侯隽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和贫下中农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建设自己的家乡。他们搞科学种田,改良土壤,治理了大部分盐碱地;他们推广合理密植,改革耕作制度,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打一九六五年起,窦家桥就年年跨《纲要》,年年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
阶级斗争考验人,艰苦劳动锻炼人。侯隽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思想越来越红,心胸越来越宽广,她现在住的瓦房正中央,端端正正地挂着毛主席的光辉画像,墙上贴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侯隽常说,我要站在窦家桥,胸怀全中国,放眼全世界,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风吹不动摇,浪打不回头。
(三)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和考验的侯隽,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前进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大道上。
一九六七年底,宝坻县革委会成立了,侯隽被选为县革委会常委。大队党支部建立时,她又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侯隽肩负重担,怀揣红宝书,深入到贫下中农之中。一位老贫农对她说:“侯隽,咱贫下中农过去有千般苦,苦就苦在没有权;现在咱有万般甜,甜就甜在毛主席给了咱们权。你可要为咱贫下中农掌好权,用好权哪!”
打这以后,侯隽经常带着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的问题,更加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夜间,和她住在一起的下乡女青年张维舫,经常是一觉醒来,还看到侯隽聚精会神地在灯下学习毛主席著作。
“侯姐,天这么晚了,明天再学吧!”
侯隽总是笑着说:“小张,我不把毛主席著作学懂、弄通,咋能挑起贫下中农交给我的千斤重担啊!”
贫下中农对我们说,侯隽是学习毛泽东思想不知疲倦的人,改造世界观不留尾巴的人。一次,侯隽从省里开会回来,正赶上大队领导班子整风刚结束。她马上向干部和群众提出为自己“补课”的要求,当时有的群众说:“侯隽,你一个心眼干革命,大家还有啥说的。”侯隽却不这样想,她在全体干部、社员大会上首先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自己,对照本队老贫农的先进事迹找差距。会后她又深入到群众之中,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通过这次整风,侯隽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更高了。她经常同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一起,结合实际学习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带领大家坚定不移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她说:咱们当干部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要不就会转了向,把社员群众引到邪路上去。
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曹学岩热情地对我们说,侯隽路线斗争觉悟高,看问题准着呢。那年大秋,咱大队的棉花长得招人喜爱,地里一片雪白,是个大丰收年。当时有人嘀咕:“今年棉花丰收,该多分点好棉花了。”侯隽一听,感到不对味,认为这种思想得马上解决。她赶着召开全队大会,跟我们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提出棉花丰收是为“大家”,还是为“小家”的问题,组织大家讨论。这么一辩论,有啥说的,当然是侯隽的意见对,大伙心里可亮堂了,没有“大家”,那来的“小家”?大伙说,好,把头等的“腰板花”交给国家,这才是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呢。这一年,咱大队就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
当我们告别了窦家桥,回到北京见着侯隽时问她,你做了那么多事儿,咋不说?侯隽很认真地回答:“在贫下中农面前,我是永远毕不了业的小学生。”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