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治水结合深翻改土 河南淮河流域大批社队实现一人一亩水浇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5-12
第2版()
专栏:

治水结合深翻改土
河南淮河流域大批社队实现一人一亩水浇地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在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去冬以来继续深入开展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建设活动。他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已疏浚大中河道二十多条,兴建、续建一批水库和塘堰坝工程,新打机井两万多眼。治水结合深翻改土,进一步扩大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面积。现在,这个省淮河流域已有一些县市和一大批社队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为夺取农业新丰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南地处淮河上游,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包括信阳、驻马店、许昌、周口、开封、商丘等八个地区和郑州、开封、平顶山等三个市的七十个县市,是河南省粮、棉、油集中产地。二十年来,流域人民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对淮河水系展开全面治理,使山区洪水得到部分控制,平原地区形成排水系统,并发展灌溉,初步改变了河沟淤塞、水系紊乱、有雨即涝、无雨干旱的局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去冬以来,这个省淮河流域人民继续狠抓农田水利建设。豫东和淮北平原上的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积极打井配套,深翻平整土地,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淮南地区在继续兴建水库的同时,大搞原有水库和灌区的续建配套工程。伏牛、桐柏等山区丘陵地区,以蓄为主,劈山导河,建库修渠,平整土地,大批修建旱涝保收田。在工业部门的大力支援下,各地积极开展打井活动,为建成的机井配套,尽快发挥灌溉效益。
坚持水利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方向,把治理淮河与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结合起来,这是河南省治淮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去冬以来,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一面治水一面改土,广开肥源,建设旱涝保收的农田。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的家乡——许昌县水道杨大队,根据杨水才生前提出的“治岗与平地、治岗与深翻、治岗与水利三个相结合”的原则,去冬以来,在东西两岗上起高垫低,分块平整,积肥造林,打井修渠。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在坡岗地上建成大寨田三百多亩,新打一百四十多米深的机井三眼。昔日两岗加一洼、一里十三坡的水道杨,如今已有水浇地近二千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每人平均一亩七分,为夺取农业新丰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从多年来治淮斗争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还是依赖国家,这是水利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上蔡县过去打机井都是依赖水利部门的专业打井队,打井用的物料大多由国家供应,建设一眼井要国家投资千元以上,建井速度很慢。去冬以来,广大干部、群众,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依赖国家的思想,进一步激发了自力更生的精神。仅一个冬春,全县新打机井一千二百六十八眼,并全部配套,扩大了水浇地的面积。
河南省淮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牢记毛主席关于局部服从全局的教导,在治理淮河过程中,发扬团结治水的光荣传统。他们处处以大局为重,在开挖沟河、兴建库渠等水利工程时,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利益出发。豫、皖、苏三省人民团结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使大面积涝灾基本解除以后,夏邑县要在沱河上兴建一座大型节制闸,拦截河水,发展灌溉。起初,他们把建闸的地点选在离下游永城交界处不远的地方,后来又移到交界处,最后定在永城县境内。他们说,虽然越往下游河道越宽,建闸的规模就越大,投入的资金就越多,但受益的面积也就越大。我们和永城虽不是一个县,但目标是一个,都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建闸工程开工以后,永城人民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主动为夏邑的民工腾房子,搬行李,帮助克服困难,加强了两县人民的战斗团结,推动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