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欣欣向荣的里下河地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5-15
第2版()
专栏:

欣欣向荣的里下河地区
黄海之滨,京杭大运河以东,苏北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平原,这就是淮河下游的苏北里下河地区。解放后,在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这里的人民群众同水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现在,这个千年的灾区,面貌改观,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屹立在西边的运河大堤,挡住了淮河洪水,东边的黄海堤防拦住了咆哮的海潮。我国最大的引江枢纽工程江都抽水机站和长达数百里的苏北灌溉总渠,为这个地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源。过去大片大片的老沤田、盐碱地,如今披上了绿色的新装。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这里的多灾低产面貌初步改变,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
解放前,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淮河下游有名的老灾区。洪、涝、旱、风、海潮各种灾害交相袭击。
全国解放不久,毛主席以伟大的气魄,作出了根治淮河的重大决策,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指引下,里下河地区掀起一次又一次治水高潮。解放初期,他们废除归海大坝,兴建了三河闸、苏北灌溉总渠,修筑了沿海堤防和挡潮闸,加固了运河堤防,初步控制了洪水,挡住了海潮。一九五八年以后,又相继完成了拓宽大运河、开辟新通扬运河等工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加固洪泽湖大堤,续建江都抽水机站枢纽工程,开工修筑淮水入江水道。这些水利设施的兴建,使淮河下游的排灌条件大大改善。在征服洪水的同时,广大人民还建成一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形成一个配套的水利系统,初步改变了过去“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和“洪涝不分,卤水倒灌”的局面。
里下河地区广大群众在治水斗争中,坚持自力更生,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收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
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区的兴化县,原来是有名的“锅底洼”,遇水先涝,遇旱先干,解放初期粮食亩产不到二百斤。全县革命群众为了改变多灾低产面貌,在一九五八年掀起了治水高潮。后来,走资派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给这个县的排水灌溉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县的广大群众狠批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他们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地势低洼的地区进行联圩并圩、开挖沟渠,狠抓配套工程;在河少水浅的地区实行开河分圩,做到排得出,灌得上。全县各社队相继建立了治水队伍,坚持常年治水,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几年来,全县开挖的干支渠总长达一千多公里,兴建小型建筑物上万座,建成机电排灌站四百多个。水利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县的粮食连年增产,去年平均亩产达到了九百多斤。
里下河地区的广大革命群众在治理淮河的斗争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大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掌握治水的主动权,使水利建设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地势低洼,一直被人称为“大水缸”的高邮县东风公社,过去粮食产量很低。他们也搞过排水工程,但是,低产面貌依然如故。后来,这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遵照毛主席关于“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的教导,全面地分析了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深刻认识到,地势低洼,受水威胁,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这里又是无雨即旱,只有水、旱灾害兼治,才能改变生产面貌。据此,他们改进了水利设施,一改过去排灌不畅的局面,做到了排得快,灌得快。如今,这个公社的土地上,沟渠成网,绿树成行,一派喜人景象。清清的流水灌溉万亩良田,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在里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会合处的淮安县境内,河渠两侧有许多进水闸和退水闸,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当群众提出利用这些水力资源兴办水电站时,有人说,平原地区水位落差低,不能办水电。到底能不能办呢?广大干部和群众带着这个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认识到水位落差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人工抬高水位落差的办法:在建造水电站地点的上游渠道上,打起大坝蓄水,通过节制闸抬高水位;把水电站下游挖深,作为电站的出水渠,这样就可以使上下游水位落差大大提高,满足水力发电的要求。淮安县革委会及时总结推广这一先进经验后,全县各社队迅速建起几十座小型水力发电站,为发展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里下河地区过去由于长期受淮河洪水和海潮的侵袭,大片的土地盐碱化,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那些能种庄稼的土地,也由于地势低洼,终年泡在水里,成了一年只长一熟水稻的老沤田,粮食产量很低。解放以来,广大群众在与水患作斗争的实践中,懂得了:治水不改土,有水也无用,只有既治水又改土,才能进一步发挥水利促进农业增产的作用。他们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创造了不少治水改土的新经验。
泰县沈高公社河横大队过去是一个穷队。在学大寨运动中,这个大队的群众通过反复试验,抓住了兴修水利这一根本措施,有计划地联圩并圩,开沟修渠,平田整地,并积极发展机电排灌,从而控制了河水,降低了地下水位。在这同时,他们深翻土地,增施磷肥,改造土质。经过三年的苦干实干,终于在一九六七年根治了水患,把一千六百多亩一年一熟的老沤田,全部改成了排灌自如,每年稻麦两熟,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田。目前,河横大队改造沤田的经验,已经在整个里下河地区普遍开花。
水利电力部调查组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