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历史老灾区的巨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5-15
第2版()
专栏:

历史老灾区的巨变
豫东永城,历史上内涝、干旱、盐碱三害严重,是淮河流域有名的多灾低产县。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焕发了永城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革命精神。他们坚决落实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指示,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沟疏河,打井修渠,全面治理涝、旱、碱,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全县已开挖、疏浚沟河四十三条,兴建桥、涵五百五十多座,打机井四千多眼,建大型拦河节制闸七座,机电灌溉站三百一十多座,修台田、条田六十四万亩,发展水浇地三十万亩,初步形成了一个遇涝能排、遇旱能灌的水利系统,推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一九七○年全县粮、棉夺得了有史以来的丰收。
永城县位于淮河水系主要河流之一的沱河两岸。解放前,沿岸人民长期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困境。解放后,全县人民在毛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决心改造自然。他们依靠集体力量,开挖疏浚河道,兴修除涝治碱工程,打井修渠,发展灌溉,大大减轻了涝、旱、碱三害的威胁,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干扰、破坏治淮工作,严重地影响了这个县的治水进程。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永城县广大革命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治水路线,改变全县自然面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县革委会同群众一起认真分析了永城的自然条件,认识到全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主要是受涝、旱、碱三害的影响,而造成这“三害”的根源又在于“水”。为了掌握治水的主动权,永城县革委会组织了有干部、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近千人的水利调查队,踏遍全县各个社队,了解大小沟河的自然流势,观察地势和土质,取得第一手材料,制定了排灌两手抓的综合治理规划。这以后,全县各社、队对境内的沟河逐段勘测和规划,本着以大局为重、上下游兼顾的原则,综合治理,大搞水利配套工程。在沱河主干上建造拦河节制闸,在其他沟河上建成一批机电灌溉站,修筑了一座座桥、闸、涵。从此,结束了沱河洪水泛滥的历史,使为害千年的害河开始造福于人民。
在治水除害改变灾区面貌的过程中,永城县革委会认真总结和推广了酂阳公社卜子大队学大寨改变落后面貌的经验。这个大队原来是全县有名的积水洼、盐碱窝。全大队三千二百亩耕地,分布在六洼、两坡、一堤上,旱、涝、碱三害俱全,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五年,大队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贫下中农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大搞除涝治碱、打井灌溉、深翻改土。他们经过几年的奋斗,开挖排水治碱沟十九条,打机井十二眼,建小型电灌站四处,修灌溉干渠四公里,挖淤压碱一千多亩,挖条田一千四百亩。就这样,全大队三千多亩高洼不平的土地,基本上建成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粮、棉产量大幅度上升,为全县彻底改变多灾低产面貌作出了榜样。在全县各级革委会的带领下,一个“学大寨,赶卜子,彻底改变灾区面貌”的群众运动,在永城广大农村蓬勃兴起。在县城以西古老的大堤与沱河南大堤之间,有一条柳叶般的狭长地带,人们称它“柳叶湖”。在沱河未治理前,那里一直是“无雨地开裂,小雨便成灾;夏秋一片水,冬春种季麦”。一九六九年冬,酂阳公社的干部,怀揣红宝书,肩扛行李卷,带领有关大队的群众,开进柳叶湖。在那里,他们领导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远学大寨,近学卜子,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隆冬腊月,冒严寒刨冻土,修筑了十条灌溉渠道,开挖了三条排水沟。第二年春,有关大队的群众,又自己动手,在沱河大堤上兴建了一座大型排涝闸和两个电灌站,并把耕地深翻平整一遍。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基本上解除了旱涝灾害。这块从来没种过秋收作物的涝洼窝里,一九七○年秋第一次飘出了五谷香。
就这样,昔日大雁出没的老湖坡被开垦,野兔不拉屎的盐碱荒变成良田。永城人民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振奋起来了!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出的:“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老灾民”在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照耀下,成了驾驭大自然的主人!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