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文艺创作不要受真人真事的局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5-25
第2版()
专栏:

文艺创作不要受真人真事的局限
任文欣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二十九年前发表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地科学地总结了思想文化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理论,制定了一条最完整、最彻底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
党的“九大”以来,我国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运动,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在进一步批判王明、刘少奇、周扬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的斗争中,又迈出了新的步伐。革命样板戏在广大工农兵群众中大普及,文艺战线的革命大批判在向纵深发展,群众性的革命文艺创作运动在蓬勃兴起。
当前的革命文艺创作运动,具有许多特点。特点之一,就是:它是以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的。广大的工农兵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都在努力地创作着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文艺作品。
能不能把创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任务仅仅归结为写现实生活中工农兵英雄人物的“真人真事”?要不要受这些“真人真事”的局限?——这是当前文艺创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处理文艺和生活关系的问题。我们应当好好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有关教导,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部光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原理,深刻地阐明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
毛主席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主席又指出:“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文艺和生活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就是要按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艺术观,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把现实生活中广大工农兵的革命斗争生活,加以集中概括,加以典型化,塑造出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实践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光辉成果——革命样板戏,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树立了杰出的榜样,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工农兵群众,正在从事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斗争。在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真是何止成千上万。工农兵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都应当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这些文学艺术原料,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
“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生活的原料,只有经过艺术加工,才能造成文艺作品。革命文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再现,而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革命文艺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虽然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原料为依据的,但是,它们决不局限于现实生活中原有的“真人真事”,而是作了艺术概括和艺术加工的,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典型。某些特定的文艺形式,如报告文学、特写等,是及时反映当前生活中工农兵的先进事迹的。不过,这种反映,也不是完全照搬“真人真事”,而是有所取舍,有所提炼的。
英雄典型的塑造,总是综合了现实生活中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加以典型化而写成的,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英雄人物的“真人真事”。即便以某一个英雄人物的事迹作为创作的主要依据,也还要吸取一些其他英雄人物的材料,也还要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总结自己创作经验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如果受某一个英雄人物“真人真事”的局限,对于生活的原料,不加“改造”,不作“生发”,要塑造出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那是很难成功的。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根据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经验,正确地指出:“要塑造典型”,“不要受真人真事的局限。”为了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中,必须反对受“真人真事”局限的倾向。
局限于写“真人真事”,不但不能很好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而且还会给创作带来很多的问题,还会混淆文艺创作和实际生活的区别。由于这样的作品写的是“真人真事”,别人就会要求作品中人物的每个情节和细节都要绝对的“真”,都要完全的“象”。结果,作品就势必主题不集中,结构不严密,情节不连贯,人物不突出,不能成为很好的艺术作品。倘如作品中的主人公是“真人真事”,而其他人物是“假人假事”,或者在一个“真人”身上,既有“真事”,又有“假事”,这样,读者和观众往往就会以为作品中的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某某,那个人物又是某某,产生不好的副作用。
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一小撮阶级敌人曾经利用写“真人真事”向无产阶级发动进攻,有的坏人或政治品质不好的人也曾经在这个问题上钻空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等“四条汉子”,不就是曾经打着写所谓“真人真事”的幌子,篡改历史,歪曲现实,来反党反社会主义,来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的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不是也有人搞什么《新时代的狂人》来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吗!不是也有人把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硬挂到自己的身上,招摇撞骗,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吗!我们必须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觉悟,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丧失政治警惕性。
在写“真人真事”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的糊涂观念,必须加以澄清。
“写本地区、本单位的真人真事,可以教育人,可以推动工作。”这是一种说法。这些同志不懂得文艺创作和新闻报道的区别。文艺创作所担负的任务,不是要报道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真人真事”,不是只为了表扬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工作,而是要“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在工矿、农村、部队基层单位的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编写一些表扬本单位好人好事的短小的演唱节目,可以在群众中起一定的鼓动作用,当然还是必要的。但是,作为文艺创作来说,既不要局限于这种形式,也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认为只有写本地区、本单位的“真人真事”,才能教育人,才能推动工作的看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经过艺术概括的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虽然写的不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真人真事”,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更带普遍性,能够在群众中起更大的教育作用。革命样板戏在广大工农兵群众中产生的巨大鼓舞作用和教育作用,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写真人真事,稳当,保险。”这是另一种说法。在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也可能犯一些错误。在正确路线的领导下,只要方向对头,犯一些错误,并不可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要不怕犯错误,要允许犯错误,还要允许改正错误。“稳当”、“保险”云云,是“文艺工作危险论”的一种表现,同我们革命文艺战士是格格不入的。创作中所以会发生错误,就作者来说,根本问题是世界观和艺术观的问题。世界观不正确,艺术观不对头,即使写“真人真事”,也是不“稳当”,也是难“保险”的。工农兵业余作者和专业作者,都应当树立为革命、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创作的思想,要敢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作经验,逐步掌握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规律,努力提高自己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的水平。
“写真人真事,容易,省力。”这是又一种说法。革命的文艺创作,是一项严肃、艰苦、细致的工作。林副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过:“搞文艺工作一定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懒人是不会写出好东西来的。”要写出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的作品,要塑造出高大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就得下功夫,就得付出艰苦的劳动。在“真人真事”上依样画葫芦,“容易”固然是容易了,“省力”固然是省力了,但是,怎么能写出好的作品呢!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确实是比较困难和比较费力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和创作实践中,苦练两个基本功——深入工农兵、思想革命化的基本功和创作的基本功,做到思想、生活、技巧“三过硬”,那么,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为了更好地发挥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我们要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努力吸取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在文艺创作中正确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克服受“真人真事”局限的倾向,为创造更多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