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生产救灾,节约备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9-07
第1版()
专栏:社论

  生产救灾,节约备荒
过去十二年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屡次破坏各河堤防,企图水淹我解放区,各地党政军工作人员曾结合广大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使防汛治河工作获得相当成就,并取得与洪水搏斗的丰富经验。
今年入夏以来,华北、华中、华东和东北各解放区党及人民政府,均预见了有水涝之患,即先后召集了防汛会议,发出了紧急防汛指示,华北更拨出小米六千万斤整修全区河流,平津水利技术人员亦奋勇参加了治河工程。各解放区沿河地区均纷纷成立了各种防汛组织,如防汛指挥部、救护交通队、抢险队、报汛站,天津各河还设有电话网,并动员了二十五万市民参加了抢险队。从领导上、组织上以及人力物力(防汛材料)上各地都进行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工作。
但是,由于敌伪国民党反动派在长期间不惟不修水利,反而百般破坏,不易迅速修复,以致今年入夏以来,各地继虫、旱、风、雹之后,水灾暴发。虽经我各解放区党政军民全力抢救,灾情仍极严重。受灾地区之广已及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等地。以辽西为例,即被灾二十三县,被淹耕地约四十三万余垧,毁房二十三万余间,损失大小牲口二万余头,灾民达四十余万。阜新煤矿亦因大部灌水陷于停工。华北全区被灾土地,据估计则在两千万至两千五百万亩,受灾人口约在五百至六百万,其中尤以河北受灾最为严重。华中区仅湖北一省遭受水灾人口,至七月末已将近三百万,华东区渤海、皖北、淮阴等地区六月间遭受绵虫、黑@、病灾后,复于七月间连遭台灾、水灾,以上海、胶东、皖北、淮阴等地区受灾最重。
但是在我党及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在老区土地改革完成,在全国战争胜利鼓舞之下,各解放区军民均发扬了高度英勇创造的精神,战胜了或继续战胜着灾害,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经验证明,共产党人不仅能领导人民防汛治河修堤,而且能领导人民抗旱、抢险,渡过一切灾难,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所绝不会也不可能做到的。
从实际的救灾斗争中,事实证明“人定胜天”,因而打破了一部分群众“听天由命”和悲观失望的思想情绪,得以积极进行生产渡荒,克服着一切困难。正如河北胜芳镇群众所说:“人定胜天,咱们有两只手,又有政府帮助,只要生产就可自救。”因之在各地已展开群众性的生产自救运动。根据各地生产条件,群众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渡荒办法,如打野菜、砍柴、打石、烧灰、纳鞋底、织席、编篓、纺线织布、织麻袋等。群众更提出“抢救一亩多得一亩,抢救一棵多得一棵”的号召,积极补种。如浙江杭县群众互助互济补种五万亩,热河平泉干部带头翻种完万亩雹砸地,辽西补种雹砸地三万六千七百八十四垧大田。同时,除各地政府拨粮急赈、以工代赈外,有些国营商店或合作社,也用贷粮订棉、贷粮订栗子、代购、运销等办法,来帮助了群众渡灾。干部与群众都在与灾害搏斗中,找到了生路,克服了单纯救济观点和单纯依靠救济的观点。
无数次的经验也证明,必须把群众广泛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战胜一切灾害。而要使群众真正行动起来,又必须首先做到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干部党员带头,才能推动和坚持这一胜利的斗争。许多地方由于高级负责干部亲自动手,以身作则,影响了一般干部、党员和群众,同样表现了无比的英雄行为,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迹。
现在我们虽然胜利地渡过了最严重的暑汛,但是秋汛又将到来,灾荒困难还严重地威胁着我们。因此,我们除了发扬过去英勇斗争的精神和生产自救的创造力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动员起来,普遍地长期地开展生产救灾,节约备荒的运动,迎接秋收秋种,以争取明年增产,减轻灾荒。
为此,我们就应首先继续治河修堤预防秋汛,并组织灾民以工代赈,疏渠排水,修垄种地,并做好秋收秋耕的准备工作,争取秋耕一次,发动群众普遍选种,保证明年多产粮食。
其次,因被灾地区大多在乡村,城市就必须支持乡村,切实做到城乡互助,把煤、粮运销到灾区去。同时要组织群众互助,并以有易无,而中心问题则是要大力组织群众开展副业,组织供销社,贷粮贷款,代购订实,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
第三,厉行精简节约。华东、华中各地在这方面已有成绩,应即推广到全国,普遍地长期地坚持下来,不要把它当作一时一地的突击性的工作。须知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共甘同苦,这正是共产党人以及一切人民干部的特色,而精简节约,又是发展长期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因此,每一个党员均应以身作则,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而艰苦奋斗。
最后,我们更要求一切工作人员严防进了城市丢了农村的思想,住在城市里的工厂企业,要加紧生产,供给农民的需要。一切科学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们,继续到乡村去,参加乡村各种建设工作,毛主席曾指示我们:“城市领导乡村”,“城乡必须兼顾”,要使工业有原料有销路,就必须搞好土地改革,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农民购买力,特别是在目前广大农村遭受严重灾荒的时候,搞好农业生产努力生产救灾,节约备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急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