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长春市污水截流灌溉工程建成 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促进了农业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8-14
第3版()
专栏:

长春市污水截流灌溉工程建成
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促进了农业增产
据新华社长春电 长春市污水截流灌溉第二期工程已于最近完工。至此,长春市的整个污水截流灌溉工程,全部建成。
这条全长约十公里的污水截流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全市排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这个工程截住,通过灌溉渠流入农田。这样,不仅促进了农业增产,而且净化了河流,为开展污水综合利用创造了条件。
解放前,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和压榨下,长春市大量污水任意排泄到纵贯城区的伊通河,使伊通河成了一条又黑又臭的河流,聚居在河两岸和河下游的人民群众受害无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无限关怀人民的健康,首先将流经市区的伊通河支流由明沟改成暗渠,初步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卫生。一九六四年,为了净化伊通河,开展污水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增产,建设了污水截流灌溉第一期工程,使一部分污水得到了利用。但是,当时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城市建设部门有些人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建设这项工程支援农业划不来,以致第二期工程迟迟不能设计和施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城市建设部门的革命干部、广大城市建设工人和郊区贫下中农,把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提高到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决心大力发展污水灌溉事业,促进农业增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期工程是今年二月开始动工,五月建成的。
现在,长春市每天的污水,大约可灌溉五千亩稻田和一万八千亩大田。使用这些含有氮肥、磷肥的混流污水灌溉农田,每年可以节约化肥三千五百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