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养殖场上育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8-15
第3版()
专栏:

养殖场上育新人
在海防前哨某半岛的海湾里,有一片广阔的海带田。海面上布满了一排排养殖架,架上一行行亮晶晶的玻璃浮标闪闪发光。人们常常看到一班海军战士摇着小船,在海带田里穿波逐浪,忙着给海带施肥料、撒农药。这就是海军航空兵某部水上飞行大队的指战员们经营的海带田。
几年前,这里还是海水一片,礁石林立。指战员们学习了毛主席的《组织起来》、《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等光辉著作,发扬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优良革命传统,认识到,“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是无产阶级军队的特点,是搞好军队思想革命化和战斗化的重要措施。同志们决心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他们豪迈地说:我们水上飞行大队生活在海上,训练在海上,战斗在海上,可以充分利用靠海的有利条件,养殖海带,誓叫大海变良田。
在这个海湾里,指战员们自己动手建设海带养殖场。没有缆绳,他们起早贪黑,跑遍海边,寻找旧索、旧麻,自己加工;没有浮标,就找一些坛坛罐罐,用水泥封好口代替;滴水成冰的严冬,正是海带育苗、施肥、洗泥的繁忙季节。指战员们摇着小船在风口浪尖上作业,一会儿被推上高高的浪峰,一会儿又被摔进深深的波谷。人伏在船帮上劳动,衣服被海浪打湿,经常和船板冻在一起;两只手伸进冰凉刺骨的海水里,象针刺一样疼痛。但是,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万般困难脚下踩,养殖出了一架一架的海带。
有一天,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两只作业船的锚绳被大风刮断,大浪打着木船直冲礁石区,眼看就有被撞碎的危险。这时,班长向泽玉同志高喊一声:“同志们,快救船!”他跑在最前面,迎着小山似的浪头,第一个冲了上去!其他同志也一个个跳下海,抢救小船。一个新战士失手落水,双手抓住船帮,一股恶浪扑来,眼看小船要与礁石相撞,这个新战士就有生命的危险。这时,毛主席关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教导,指挥着向泽玉战斗。他猛跳过去,在船将要与礁石相碰的瞬间,用尽全身力气猛推木船,救出了战友,保住了木船。几年来,向泽玉同战友们多次不顾个人安危,保护海带养殖田。一次,大风把海带架上的缆绳刮断,眼看海带要遭受损失。他们马上划船下海,顶逆风,战急流,用力拉住缆绳,把沉甸甸的缆绳拉回到海带养殖架上系好,保住了大片海带。
水上飞行大队的飞行员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彭德怀、罗瑞卿鼓吹的“飞行特殊”的谬论,自觉地把海带养殖场当成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和锤炼思想革命化的大课堂。不管是风雪严寒的隆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他们穿上飞行服,驾驶银鹰,翱翔在万里蓝天;脱下飞行服,就下海参加养殖海带的劳动,在海带养殖场里,不断锤炼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颗红心。飞行副大队长余廷祥同志,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太好。他决心通过劳动锻炼,取得恢复飞行的合格证。在养殖场里,余廷祥同志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改造思想,增强了体质,终于重新驾驶战鹰,飞上蓝天。
几年来,水上飞行大队的指战员们,艰苦奋斗,忘我劳动,养殖了一百多亩的海带,为国家创造了价值百万元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同志们通过劳动锻炼,心更红,志更坚,沿着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航向,日夜守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空。群众热情地称赞他们:“无限忠于毛主席,颗颗红心向太阳。上天能扫万里云,下海能破万顷浪。”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