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深山沟盛开大庆花——记福州铁路分局来舟站区西芹路基工区学大庆的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8-16
第2版()
专栏:

深山沟盛开大庆花
——记福州铁路分局来舟站区西芹路基工区学大庆的先进事迹
沿着滔滔的闽江水,在闽北峰峦起伏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只有二十多名工人的铁路工区——福州铁路分局来舟站区西芹路基工区。这个工区的工人以大庆为榜样,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长年累月顶烈日,迎风雪,战斗在管区内二十八公里长的线路上,担任着线路维修任务。九年来,这个工区没有发生过一次责任行车事故,保证了列车畅通无阻。由于成绩显著,这个工区连续九年被评为福州铁路分局、南昌铁路局和福建省的先进单位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
学大庆,扎根山沟闹革命
一九六三年底,路基工区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转移到群山深处的一个地方作业。这个地方连名字也没有,铁路上管它叫“两公里半”,是个危石集中的地段,也是这条铁路线上最大的“病害点”。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搬家了。开始,他们是住在闽北山城南平郊区的砖瓦房里,后来因工作需要,搬到十五公里外的花竹,在一间破旧的草房里安顿下来,进行施工。接到这次转移的通知后,有人说:“在南平,四面都是山,到花竹,更是开门见山,山区的味儿已经尝够啦,现在还要往里挪?”这种留恋城市、怕苦怕累的思想一露头,工区党组织立即带领全体职工认真学习“老三篇”,学习大庆工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头顶蓝天,脚踩荒原,艰苦创业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地表示:党叫我们到那里,我们就奔向那里!我们要学习大庆工人的革命精神,扎根山沟闹革命,坚决把线路维修好,让伟大领袖毛主席放心。这时,工区党组织决定派出由复员军人梁炳林等十名工人组成的尖兵组,先到“两公里半”去打前站。
尖兵组来到“两公里半”,举目环视,这里群山层迭,杂草丛生,非常偏僻,粮食、蔬菜要从近三十公里外的南平去购买,然后用肩挑车推,沿着山间小路运进来。可是,困难吓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尖兵组的同志豪迈地说:眼下的条件,比起大庆工人当年建设油田时的条件强得多啦!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他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在危石多的地方搭起小草棚,执行保护路基的任务,不管风吹雨打,日夜坚守在那里。其余的人进行基本建设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苦战,他们削平了二米多高的乱石堆,砍掉了周围的老藤、杂树和一人多高的茅草,盖起了两座供二十多人住宿的草房。接着,工区整班人马意气风发地开进了“两公里半”。
进山不久,他们就遭到一场暴风雨的袭击,屋顶上的茅草全被吹跑了,屋架子在瓢泼的大雨中随风摇动。这时,工人们想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首先抢着去转移工具和材料,保护国家财产。雨过天晴,大家马上精神抖擞地割茅草、扛木料,着手重建家园。经过一番艰苦奋斗,茅草房重新建成了。西芹路基工区的工人们就是这样以大庆工人为榜样,战胜种种困难,在“两公里半”安家落了户,深深扎下根。
学大庆,勇挑重担不怕难
工人们在“两公里半”刚安下家,就动手修边坡、清截水沟,投入了保护路基的紧张战斗。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对行车安全威胁最大的是横在线路旁边的五星山。这座山纵横一公里多,山坡石壁陡立,好象被刀切过似的,山上危石遍地,有的大孤石随时都可能滚下来危及线路安全,工人们把这座山叫作“危石山”。
按铁路部门过去的规定,象整治危石山这样的大工程,应由人员较多、技术设备条件较好的基建工程队来承担。路基工区的任务是负责工程量在一百石方以下的小工程和日常的维修工作。但是,西芹路基工区的工人们眼看着山上的危石随时都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以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和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精神,主动向上级领导部门一再要求,承担了整治危石山的艰巨任务。
一九六五年初,开始整治危石山的时候,山上山下都长满着茅草、野藤、竹子和杂树,把整个山头封得严严实实,连一条小路也没有。在困难面前,年青的巡山工苏承帽等人勇当开路先锋,他们高声朗读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手抓住小树枝上坡,一手挥舞砍刀,向野藤、杂树猛劈硬砍。荆棘把衣服撕碎了,茅草把手脚划得血迹斑斑,他们都毫不在意,坚持奋战,终于开出了第一条通往山上的羊肠小道。
为了彻底清查危石,大家花了十多天时间给整座山头“理”了一次“发”,把长得密密麻麻的茅草、野藤、杂树砍得精光,使大小危石全部暴露出来,然后分成几路,边走边查,每查到一块,就标上编号,最后查遍了整个山头,较大的危石点就有三百多处。
整治这些危石,如果使用炸药爆破,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只能靠人工一块一块地破石。但是,工区既没有破石的工具,又没有起重设备,怎么办?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党小组长吴太酒,一次又一次地学习毛主席关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教导,心里豁然开朗。他想到当年建设大庆油田时,不就是靠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大庆工人阶级用肩膀把几十吨重的钻机从火车上卸下来,一直扛到井场的吗?!他激动地对大家说:“要治危石山,先要治我们的思想。有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危石山就一定能变成安全红旗山。”他带着大家活学活用“老三篇”,又一次学习大庆工人的先进事迹,使大家增强了战胜危石山的信心和力量。工人们说:困难是石头,办法在人头,学了“老三篇”,困难就低头!大家决心发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把山上的危石一块块地挖掉。
随着整治工程的进展,急需的大量片石发生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开始,浆砌用的片石是靠火车从一百二十多公里外的采石场运到危石山下,然后靠人工一块一块地背上山,不但消耗国家很多运输费用,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针对这种情况,党组织发动群众提出了一个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整治方案,这就是把危险性最大的石头,就地破成片石,用来浆砌顶住其他危石;把危险的树木砍下来,烧成木炭用来锻打破石用的钻子,或者做成排架挡住石块滚下山;从山上引出泉水,用来搅拌水泥浇注浆砌面。为了实现这一方案,搞好整治工程,工人们努力学习破石技术,并且自己动手制造钻子,用土办法造出了大批符合质量要求的打石钻,满足了工程的需要。
片石、钻子解决了,可是浆砌用的大量河沙还得靠人工从山脚下的溪滩上一筐一筐地背上山,而且还不能满足需要。党组织带领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掀起了自制设备、大搞技术革新的热潮。全工区人人想办法,提建议。他们从山上砍下木头,做成土龙门架,一时买不到钢丝绳,就用铁丝绞成绳索代替,又派人到三十多公里外兄弟单位的废料堆里拣来滑轮,自力更生地做成了土绞车,把满筐的河沙顺着绳索,从溪滩一下子送到山顶上。
技术革新的丰硕成果,推动了工程的飞速进展。危石一块块被破碎了,顶住了。但是,在半山腰里还剩下一对大危石,成为整个工程中的老大难问题。
这两块近千吨的大危石,一上一下地倾斜着伸向铁路线,巨石中间形成一个拱形洞。工人们风趣地把这个洞叫做“老虎口”。要征服“老虎口”,就得在它的底部凿出石眼,插上钢筋,浇注水泥基础,然后上浆砌拱形支撑面。可是,“老虎口”的“下嘴唇”精光溜滑,而且向下往外倾斜着,从洞口往下看,除了两百多米笔直的绝壁,就是闽江支流富屯溪的滚滚漩涡。在这个连脚都站不稳的地方施工,非常困难和艰险。可是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吴太酒第一个带头登上了“老虎口”,他说:“为了成千上万旅客的安全,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即使牺牲了自己也心甘!”他领着大家用一根木头,两头捆上麻绳,拴在两旁山坡的树杆上,从陡坡上慢慢吊下来靠在“老虎口”上,然后站在这木头上,腰系安全带,手抡大铁锤,悬在半空中作业。一锤打下去,钢钻下面冒出一片火花,石头上却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白点。他们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苦战了十多天,硬是凿成了十二个一米多深的石眼,然后浇注成坚固的钢筋水泥基础。浆砌支撑面要求砌得又直又牢,共产党员罗玉良主动要求爬到“老虎口”顶上拉垂直线。他系上安全带,顺着从山顶上放下的绳索,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当他登上洞顶时,发现还有一块孤石搁在“老虎口”的“嘴唇”上,他遵照毛主席关于“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的教导,用钢钎一点一点地把这块危石撬下了山。垂直线拉下来以后,工人们登上脚手架,用一块块片石在钢筋水泥基础上砌成坚实的拱形支撑建筑,牢牢地顶住了这两块大危石。“老虎口”终于被征服了。
一九六七年底,整治工程基本完成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终于使危石山变成了安全红旗山。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西芹路基工区的二十多名工人用自己的双手打下片石一千五百多方,占整个工程用石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烧炭三万八千多斤,锻修钢钎、钻子九万四千多根,总共整治了一万多立方危石,为国家节约了近三十万元的资金。
学大庆,继续革命永向前
西芹路基工区连年被评为工务段、福州铁路分局的模范单位以后,奖状一天天多起来,赞扬声也一阵阵传来。在荣誉面前,工区党组织和工人们以大庆工人为榜样,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用“完全”、“彻底”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正确对待自己,在赞扬声中找差距,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奋勇前进。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进一步开展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坚持“天天读”雷打不动,经常交流学习心得,大批判接连不断,“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蓬勃开展,大大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本职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工区没有停过一天工,生产任务年年超额完成。每逢刮大风,下暴雨,他们总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那里有险情就到那里去战斗。有一次,暴雨倾盆而下,大家冒雨出去巡视路基。留下值班的工人刘远正忽然想到名叫“二公里”的地方可能有危险时,当即把值班的事情交给另一位同志担任,自己冒雨向“二公里”的地方奔去。当他赶到“二公里”附近时,发现有一块三百多斤重的大石头滚在线路弯道处中间。这时,从北京开往福州的四十五次列车,很快就要从这里通过。雨越下越大,司机了望更加困难,如果不赶紧把这块大石头搬掉,就要发生翻车的严重事故。可是,这块石头一个人搬不动,周围又没有别的人,怎么办?在这危急的情况下,刘远正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的伟大教导,沉着地跑到附近的看守房里取来一把十四磅的大锤,死劲地往石头上砸,五下、十下……,豆大的汗珠和雨水一起,从他的前额上直往下淌,石头终于被砸开了。他感到两手发麻,浑身无力。这时,列车运行的声音已传到他的耳边,他不顾一切地连忙使尽全身力气,迅速地把一块块碎石搬起来往外扔。当他扔掉最后一块石头,脚刚跨出钢轨时,列车安全地从他的背后飞驰而过。
西芹路基工区的工人始终以大庆为榜样,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日常的平凡工作中,坚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有一次,大家在一个山头上把截水沟里的泥巴冲洗干净。在冲洗过程中,看到沟底有两条一尺长、半寸宽的裂缝。象这样的裂缝一般并不引起人们注目。工人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伟大教导,细心地进行观察分析。为了弄清情况,他们把沟底的一些石头撬开,果然,两条裂缝下面是两个一人多深的大洞,如果让它们继续隐藏下来,长期受雨水冲刷,最后就会造成边坡塌方的大事故。于是,大家立即动手往洞里填石块,再灌上水泥,把这两个威胁行车安全的隐患彻底消灭。从这一事件中,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密的工作作风,对于革命事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工区的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他们把这看作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工区设立了安全制度员,协助工长抓安全,每天根据工种的特点,向大家讲安全要点。施工前,又认真地检查脚手架等设备是否保持良好状态,高空作业时,大家也按规定拴安全绳,戴安全帽,就是一个人单独作业时,也丝毫不马虎。
由于西芹路基工区的党组织和广大工人,几年来坚持学大庆,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真正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认真改造世界观,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一九六九年,这个工区被评为南昌铁路局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今年工区的代表又出席了福建省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工人们决心继续以大庆为榜样,为革命治山护路,保证列车安全行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